建文帝被废。
改元洪武三十二年。
稳定了朝局,朱元璋也不准备继续待下去。
九月初一。
鸡鸣刚响,朝堂九品及以上官员穿着公服,井然有序朝奉天殿而去。
(ps:官服分朝服、公服和常服。
最常见的“衣冠禽兽官服”为常服,常朝和日常所用。
公服仅在朔望朝穿,幞头横翅两端上翘,与宋朝形成差异。
而朝服在正旦、冬至等节日,或大祀等重大事仪才穿,并非上朝专用。)
初一。
今天是朔望朝的日子。
朔望朝与大朝会一样,都属于礼仪性质的朝会,只行礼而不奏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
“江山社稷,父子代代相传,乃天地至理!”
接纳百官朝拜后,朱元璋便宣布了传位诏书。
“奉太祖皇帝陛下命,今颁布传位诏书,遍告天下。”
“朕开元洪武,立鼎大明,今已有四十余载,北逐蒙元,安定四海,功赖上天厚德、臣民同心,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康…”
“……”
“燕王朱棣仁孝忠勇,能担社稷之重,可承宗庙之托,朕心甚慰。”
“诏令…择吉日祭天地、宗庙、社稷,燕王朱棣登基为帝,定年号永乐。”
翰林学士方孝儒洪亮的声音通过传令军士,层层从奉天殿向外传开。
为避免日后生乱,朱元璋不仅立朱棣为皇帝,立王妃徐氏为皇后。
同时还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张氏为太子妃。
有这道旨意在,日后朱高煦或是其他王爷想争夺皇位,基本是不可能的。
虎步龙行,朱元璋宛如一条五爪金龙,在朝堂上睥睨走动,震慑着群臣。
“过去之种种,咱不愿再提,燕王登基为帝,也不会清算尔等。”
“以前你们是朕的臣子,往后你们便是永乐皇帝的忠臣良将,君臣当共襄社稷!”
“能者施其能!”
“贤者尽其贤!”
“为将者当忠勇,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大明往后千秋万代的功业,定不会埋没诸位,朝堂也容得下你们!”
听着那洪亮的声音传开,燕王朱棣依旧有股如在梦中的感觉,激动得愣愣出神。
半年前,他还在装疯卖傻,与猪同槽夺食…
如今他已经是大明的储君,用不了几日就会登基为帝。
父皇爱我!
(夏原吉:??)
燕王朱棣眼眶泛红,终感觉到有父亲站在身后撑腰,是何等的幸福。
若非父皇来到这里…
往后他朱棣一辈子,都会被钉在“乱臣贼子”的耻辱柱上。
“殿下,莫要失仪。”
经徐氏小声提醒,燕王朱棣适才反应过来,强压了压眼中翻腾的酸水。
“无妨,我只是高兴。”燕王朱棣展颜生笑,眼神里散发着异样的神采。
传位诏书一经传开…
新皇登基!
朝野彻底为之沸腾。
听到朱元璋要将皇位给燕王朱棣,不少百姓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吉时由司天监选定,定在七日后,由礼部筹备。
“礼部操办所需,由国库供给。”
“此乃头等国事,咱会吩咐吏部从快处理。”
看完了整个流程,朱元璋甚是满意,点头认可道:
“此事你办得甚好,去礼部当个主事吧。”
“谢陛下圣恩。”杨士奇感念不已,连忙谢恩。
翰林院编修官只是正七品,礼部主事是六品,但二者的权柄可谓天差地别。
杨士奇也没想到,登基这等大事,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