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 第110章 朱允炆再派十万兵,多多益善李景隆?

第110章 朱允炆再派十万兵,多多益善李景隆?(1 / 4)

南军大营。

李景隆脸色惨白,浑身气靡躺于塌上,看起来伤势极重。

“行了,这里没别人。”

耿炳文,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虽然苍老,可眼神却宛如黑夜中的烛光,灼亮明透,李景隆的意图岂能瞒得过他?

他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语气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长辈在告诫。

“岐阳王之子,落马受伤,你也不怕丢了乃父的赫赫威名。”

见李景隆依旧装病,不肯言语,耿炳文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陛下那儿你已立下军令状,此战要么胜,要么死。”

“太祖封你太子少傅,陛下让你统军,两代君王皆待你不薄。”

“如今你驻军不前,非以逸待劳,亦非围城打援,你到底在等什么?”

等什么?

李景隆自然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在等自己的大军成为“勤王之师”。

这个天下!

只有一个王!

挥师金陵,拨乱反正!

耿炳文虽是太祖朝的老将,可李景隆并不准备让其知道内情。

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安全。

大营里,空气变得有些冷凝,耿炳文脸色阴沉,怒道:

“曹国公,汝真要如此行事,置朝廷于何地?”

“届时陛下雷霆震怒,以通逆沦罪,你担得起,全军将士该怎么办?”

李景隆虚弱摆手,语气决然回道,“吾身体之故,若有罪,自一人担之,与众将无关。”

“你…!”

耿炳文胸膛欲炸,气得拂披风而去。

瞥着耿炳文离去的背影,李景隆气笑摇头。

“汝等不知,此番若非我统军…”

“唉——”

“尔等真攻下了北平,那才是大罪之人啊!”

……

应天府。

李景隆围而不攻的军情,已经传回金陵,被朱允炆得知。

“两位爱卿,曹国公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书房里,朱允炆来回踱步,眉头都快挤出“川”字。

他心头虽恼怒,可并不怀疑李景隆的忠诚,以及他的军事才能。

“陛下,战机稍纵即逝,请陛下速速下诏,令大将军攻下北平。”

“一旦拿下北平,燕逆再无安身之所,不战自溃!”

作为兵部侍郎,齐泰虽是一介文臣,可军事理论并不弱。

昔年朱元璋问各地驻防,其对答如流,为朱元璋所青睐。

唯一缺的,就是实战经验。

齐泰这话出来,朱允炆也不由地点头,北平定然要破,大军必须尽早击溃燕王所部。

黄子澄有些忧心忡忡道:“陛下,燕王已在宁王的藩国,宁王辖下悍卒八万,朵颜三卫又是蒙古精锐骑兵。”

“曹国公所担忧的,恐怕是宁王与燕王同流,若他攻下北平,朝廷与两王再无半点回旋之机。”

朱允炆闻言脸色变得凝重,深邃的眼神不知在想什么,却听黄子澄继续说道:

“北平城高,攻城大军伤亡惨重,届时再迎战宁王铁骑…”

“此时,大将军率疲惫之师,不胜则必败,他安敢乱动?”

李景隆是立军令状的。

不胜…自裁太祖陵前?

在这样的压力下,任谁都会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原来如此!”朱允炆顿时恍然大悟,原是此般缘由令其掣肘。

朝堂反应迅速,一边下旨传示宁、辽二王,以为安抚,意图斩断宁王与燕王的联系。

另一方面,为防备宁王和燕王合流,令山东等地合兵十万,增援李景隆南军。

奉天殿前,丹陛石上。

夕阳如雾,好似硝烟和战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中国古代名人传 如何拯救德意志 农民将军 红楼群芳谱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