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魅力,俊俏的模样帅得惊人,让人不禁想到“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他出生江苏,父母望子成龙给他取名“大鸾”,字翔宇,希望他可以像大鸟翱翔于天空。”
“后来他改了名字,而这个名字,成了无数华夏儿女魂牵梦萦的伟大象征。”
“1911年的修身课上,老师向众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年纪13岁的周恩来清晰坚定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而这一句话,也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许易不紧不慢讲述了这位伟人的生平,他说的很认真,也格外的小心翼翼。
那种老实的态度就像顽劣的孩童,在面对尊敬的长辈,再不敢调皮捣蛋,有的只有尊敬和想念。
他太过完美。
谦谦君子,温润玉如。
文武双全,经天纬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华夏几千年崇高品德,似都能在他的身上看到影子。
19岁,远赴海外留学,寻找真理,以诗明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他就做出了一生的选择——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并在最关键之时,毅然决然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一生初心如故,全心全意为人民奋斗。
连他的敌人提起他时,都对他赞誉有加。
“自古以来,不少清流、为国为民的典范能臣,都彪炳史册,可史册记载不了属于他的伟大。”
“他节俭——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他,十几年如一日穿着旧衣,死前交代他死后只穿那些旧衣,不许添置新衣。”
“他任劳任怨,为国鞠躬尽瘁,哪怕身患绝症,依旧抱病工作,消瘦得体重只剩61斤。”
“他无私——”
“身居高位,未曾想过衣锦还乡,也没有为亲人谋半点私利,甚至连老家的房子都不许地方官修缮。”
“他没有财产,他的财富是后世那个他一直盼望的国泰民安的盛世中华。”
“他无碑无墓,死后骨灰撒向万里山河,正如他从始至终愿意和群众贴近,也热爱这片山河。”
“他无儿无女,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往后的华夏儿女都将是他的孩子。”
“他名,周恩来。”
轰!
冥冥之中,宛如有一道惊雷炸开,朱元璋和朱标全身冒起了鸡皮疙瘩。
马皇后和朱棣等人,心头也掀起了万丈波涛,目光精彩绝伦望着那道年轻的身影。
没有财产…
没有陵墓…
没有儿女…
将自身彻底融入到这片山河社稷?
这…
这…
朱元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他以为前者(孙中山)已经足够伟大无私,他比不了。
惊闻世间有此人,绕是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叹服。
比?
论德论行,于斯人前,他提不起半点心气!
“许易,世间真有此等人杰出现?”
朱标语气急促,惊诧的眼神有些难以置信。
文帝是百帝之师,被他视为偶像。
可比之此人,文帝似也黯然失色。
那种德行,那种理想,那种践行,无愧乎“完人”。
怎会有人能半点都不为私?
有!
当然有!!
可许易没有直接朱标回答,而是看向了朱元璋。
“千古一帝,不止一个。”
“千古一相,大有人争。”
“千古一臣,趋之若鹜。”
“千古一人,唯他一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