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鼓起来的腮帮子:“还惦记着吃呢,这会儿工夫,你都吃了三个鸡蛋糕,两个桃酥了,要是在吃下去非得把自己吃成个大胖子不可。”
胡春华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这还多呀,你是没瞧见,我在部队食堂一顿能吃三个馒头,不比那些男同志吃的少。”
这年头不兴后世的白幼瘦审美,讲究的是健康,能吃,能干活。
特别是胡春华,守备区里唯一的女连级干部,她的个人能力可见一斑。
林菀宁拿回了包裹,放在了二八大杠的后座上,用绳子捆好放置掉落,推上了自行车和胡春华往河边走。
俩人到河边的时候,刚好赶上撒网捞鱼的老乡收网。
正一网打上来鱼没见多少,撒网的老乡甚是奇怪,盯着渔网瞧了好半晌,自言自语地嘀咕道:“河里不见鱼,饥荒要来临,怕是不今年冬天——”
“天爷呀!饥荒年才过去多久,咋就——哎!”
老乡长长叹了一口气,坐在地上收起了渔网里的几条小鱼。
林菀宁站在岸边,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位老乡,渐渐地蹙起了眉头。
“菀宁,菀宁……”
胡春华唤了她几声,见她迟迟没有反应,抬手在她眼巴前晃了晃:“寻思啥呢?都愣神了。”
林菀宁回过神来,凝眸看着老乡收渔网。
胡春华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过去,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
林菀宁没有回答胡春华,而是径直地朝着老乡走了过去:“大叔,您刚刚说河里没有鱼,饥荒要来临时咋回事?”
老乡回过头看了林菀宁一眼:“闺女,你不是本地人吧?”
林菀宁微有怔愣,点点头:“我老家是省城的。”
老乡道:“难怪你会不知道,咱们大河县最出名的就是就是这河里大鲤子鱼,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撒网捞鱼的时候,但今年——”
他抖了抖手里的欲望,叹了一口气说:“哎!我这两天都下了五六网了,愣是一条鱼不见,咱们本地有一句老话讲河里不见鱼,饥荒要来临,头几年闹饥荒的时候,咱这河就是这样,怕是来年庄家地里要没有收成喽。”
林菀宁闻言,将眉心拧成了麻花状。
胡春华听了个一知半解,她想不通河里有没有鱼和饥荒有什么关系:“菀宁,这是啥意思啊?”
林菀宁侧目:“说白了就是河里没有鱼能吃的东西,导致鱼量减少。”
胡春华还是不明白:“那和饥荒有啥关系?”
林菀宁解释道:“河里没有水草,鱼能吃的水藻、小虾就会减少,这和庄稼地差不多,怕是来年地里的收成也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