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反武行动(3 / 3)

——清晨的营垒里,只剩数十名家丁围着他发颤。

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忽然想起儿子出生时,自己在豫州城头许下的“保境安民”誓言,如今却落得个“谋反”的罪名。拖着疲惫的身躯折返亳州,他没看见城门拐角处,守门人孟青棒的刀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那是个靠捕快俸禄养不起家人的小卒,此刻盯着李冲的头颅,眼里是“游击将军”俸禄的渴望。

刀光闪过,李冲的头颅滚落在青石板上,瞳孔里映着亳州城的飞檐,终究没来得及闭上。孟青棒提着他的头狂奔洛阳,马蹄踏碎的,是李唐宗室最后的幻想:从起兵到败亡,不过七日,五千人马不敌一场逆风的火,一个小卒的刀,终结了这场仓促的“勤王”。

李冲的死讯如惊雷震碎各州王府。韩王李元嘉捧着儿子李譔的绝笔信,信末“儿愧对列祖,唯愿父保重”的字迹被泪浸透,却听见府外传来甲胄碰撞声——武曌的酷吏早已带着人马包围济州。霍王李元轨被流放黔州,途中被缢杀;越王李贞在豫州听闻李冲死讯,饮下毒酒前望着空荡荡的王府,想起密信往来时那些“共扶李唐”的誓言,终究化作案头未燃尽的残烛。

最残酷的不是死亡,而是背叛——李蔼因告密被封为“千牛备身”,却在武曌宴请武氏子弟时,看见席间有人指着他窃笑:“此子卖父求荣,终是狼子野心。”他忽然明白,在权力的棋盘上,告密者从来不是棋子,而是随时可弃的尘埃。

洛阳的铜匦依旧敞着口,接纳着更多的告密信,而太极殿的龙椅上,武曌翻看着“平叛捷报”,指尖划过“李唐宗室谋反伏诛”的字样,想起父亲武士彟说的“成大事者,不恤人言”。窗外,明堂的宝顶在暮色中闪着金光,那是用乾元殿的废墟垒起的新朝象征——李唐宗室的鲜血,不过是为这金光染上一层旁人看不见的暗纹。

当深冬的雪落在李冲被悬首的城头,百姓们裹着棉袄匆匆走过,有人指着那颗头颅低语:“谋反的王爷,还不如咱平头百姓活得安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中国古代名人传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