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且以荷兰殖民军为主,夹杂着少量从其他地方溃退下来的英国和澳大利亚联军残部。
这些人不仅装备落后、补给匮乏,士气也十分低落。
面对第四师团三个齐装满员的主力联队,不顾一切的突袭,防线几乎一触即溃。
不到半小时,盟军便开始四散溃逃,甚至连焚烧种植园的任务都没来得及执行。
第八联队的联队长竹下志得意满地踏入这片珍贵的种植园,他走到一棵高大的金鸡纳树下,利落地割下一片树皮。
他将树皮放在鼻尖嗅了嗅,仿佛闻到了金钱的味道,随即放声大笑:“立即收割!一点树皮也不准留下!”
在军官的厉声催促下,士兵们如同蝗虫般涌向一棵棵金鸡纳树。
他们纷纷抽出刺刀,切入树皮,再用力一撬,将整圈树皮生生撕扯下来……
第二天晌午,当日军第二师团的师团长丸山中将,率领先头部队,风尘仆仆地赶到伦邦地区时。
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令他窒息的景象——漫山遍野的金鸡纳树,几乎每一棵都被剥得精光。
为了能尽快抵达万隆,第二师团也是在爪哇岛西部登陆,然后马不停蹄地向内地穿插。
今早在侦察机的引导下,他更是直接命令部队直奔伦邦而来。万万没想到,还是被第四师团抢先一步。
他走下指挥车,快步来到一棵被剥得干干净净的树前,摘下手套,用手指触摸那裸露而湿润的树干,脸色铁青:“八嘎呀路!第四师团的这些蠢货,哪有这样剥树皮的?这是杀鸡取卵,是破坏帝国资源!”
实际上,金鸡纳树的树皮采收方式分为环剥与条状剥皮两种。
环剥即沿树干一周全部剥除,这是一种掠夺式的采集。被环剥后的树木,幸存率极低,即便能活,也需要漫长到五至七年的时间才能重新长出可供采收的树皮。
而条状剥皮对树木损伤较小,三至五年即可再次收割。
但在第四师团的士兵眼中,这些树皮就是金钱,至于对树的损伤?那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丸山出身长野,虽然地理上属于关东,但并非核心的东京圈。因此他本人与第四师团,并不存在关西和关东的地域矛盾。
但第二师团也称‘仙台师团’,却与第四师团早有旧怨。
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第二师团在前线与苏蒙军血战,伤亡惨重。
而奉命增援的第四师团,却屡屡以“集体患病”、“补给困难”等借口拖延行军,最终导致第二师团惨败。
如今,新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