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纯软以7.5亿美刀被大公司收购,收购完成后两人继续留任工作,但有钱了,谁还想继续打工,都想出去继续创业。
伦道夫、哈斯廷斯两人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看电影。
早上上班时,哈斯廷斯抱怨说:“艹,前几天,我租了张碟,忘记还,结果被扣了40美刀的押金。”
“我尼玛,这么贵?”伦道夫听到后,他冷不丁爆粗口,“你说录像带在网上出租,邮递到客户家门口,外加不限日期,直到客户看下一部电影时才寄回来换,有搞头吗?”
“有啊,这肯定有。”
伦道夫很擅长邮寄业务,哈斯廷是个计算机高手,手里还有一大笔现金。
于是一拍即合。
两人毅然辞职。
1997年8月29日,网飞正式成立。
net代表网络flex。
俚语中是,好看的电影约等于我们的大片儿,net flex就是网上大片了。
有了哈斯廷这个土豪,网飞成立的过程异常顺利。
一出手就采购了部电影的录像带,并迅速搞了个网站。
所有的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就可以选择喜欢的电影,次日就能邮寄到门口。
可问题来了见过录像带的都知道,这东西娇贵。
经不起折腾,寄到客户手中的录像带超过4分之1是坏的。
没法看。
天天电话都被打爆。
网飞不仅不盈利,反而在疯狂亏钱,两人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可幸运光环却悄然之间降临。
1998年dVd在米国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到年底全美超过20%的家庭拥有了dVd。
伦道夫去音响店发现货架全都换成了dVd时,就意识到要改朝换代。
他迅速买下了十几张什么东京十分热加勒比等,出门就寄给哈斯汀。
第二天哈斯廷斯收到后果然毫发无损,结果人还没有乐万,碟子被他老婆看到,获得暴揍一条龙的服务。
dVd不仅画质更好,体积小不易损坏,邮费也更少于是从1998年起,网飞迅速转型,全面舍弃录像带,换成了dVd。
他们也碰上了风口,成了唯一的dVd网上平台业务开始爆发性增长,一年不到用户就突破10万人,网飞迎来了第二个问题。
就是他们开通会员只需要0.99美刀,另外支付两元的邮费就可以租一盘dVd。
看片时间不限,等下次换片才恢复到正常的4美刀。
租金拉新做的不错,可观看频率上不去,大部分客户一年就看了十几部,人均年付费不足60美刀,两人想了想,决定改变单篇租赁模式,改为19.99美刀。
订阅值可以无限看片,但是说真的,这价格放在 20 年后,也不便宜。
能加入订阅的都是比较骨灰的影迷。
用户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眼看着又不行了,结果幸运光环又又出现,起因是克林顿被爆出和实习生莱温斯基在白宫办公室搞事情。
这大瓜延续到了1999年,克林顿被送上了法庭,法院公布了庭审。
视频网飞就把所有公开视频粗暴简单的剪辑成一部纪录片。
最初的想法就只是想蹭个热度,没想到低估了吃瓜百姓,一时间数百万人访问,直接挤爆了服务器。
这群米国大妈们就是想看当实习生的我在白宫咬了霸道总统…
短短三个月,订阅用户数量翻了三倍,冲破了40万大关,网飞终于迎来了一波可观的盈利。
然而这欢喜的日子没过上一年。
2000年之后,互联网泡沫被刺破,跟着就是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