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富察福晋不间断的逼迫,琅嬅越的偏执。
她命令素玉熬了一碗浓浓的参汤吊着精神,强撑着身体再次出现在灵堂上。
看着琅嬅严肃的脸,海兰有些诧异。
不要命了啊?
有人上赶着找死,海兰当然不能让她如愿了。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原主不说,她也会自动的在完成任务之余,将欺辱过原主的一一报复回去。
她不是圣母,更不是女罗刹,她只是无聊至极的打工人。
琅嬅每日养身的参汤中被加入一小搓续命丹,保证她怎么折腾都不会立刻死去,只会拖着不断病弱的身体痛苦的活下去。
虽然皇上下令由侧福晋代管一切事宜,但板上钉钉的主子娘娘都出来了,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瞥向海兰。
海兰默默翻了个白眼。
哭的音量、叩的角度、下拜的间隔等等,琅嬅一举一动都刻意的像拿宫规量过一样,严谨肃穆,势要让臣妇们看到她母仪天下的能力。
只是为公公哭灵,诚心才是最重要的,规矩倒是其次。
太重规矩,就显得有点假了。
谁不知主子娘娘昨日晕倒的事呢?
这宫里,又有笑料可讲了。
大行皇帝丧仪结束,琅嬅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彻底病倒了。
彼时后宫分封在即,弘历亲自拟了位分册子,怕她小心眼作加重病情,呈皇太后审阅后便直接下了圣旨。
海兰为兰贵妃,居永寿宫。
除高曦月和青樱都为贵人外,其余人等皆不变。
得益于海兰的清明丹,弘历没有演变为啥啥都怕的赘婿。
他演了几年的戏,把富察氏、乌拉那拉氏的势力骗到手后,就慢慢的变了态度。
如今已登基为帝的他更不需要依赖任何人。
他已是天子,向来只有奴才投靠主子,哪有主子依靠奴才的。
奴才不听话,多的是愿意听话的取代他。
后宫,皇后身子不好,一切宫务由兰贵妃代管;
前朝,他屡屡推翻先帝的政策,引得一众老臣不满。
旧皇和新帝的较量从先帝驾崩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当其冲的就是景仁宫里那位娘娘的去处。
那群迂腐老头梗着脖子请他善待嫡母,把弘历气的莫名其妙的笑。
好在他早有准备,拿出了先帝亲笔书写的废后圣旨。
先帝碍于仁寿太后的遗诏没有立即废后,只是圈禁景仁宫非死不得出。
可那不代表他打消了废后念头。
这封圣旨被苏培盛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先帝弥留之际,弘历跪在床头轻声询问,如何安置景仁宫那位。
先帝浑浊的眼睛慢慢变得清明,他扶住早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取出那封圣旨,当着几个弟弟的面,颤颤巍巍的写下了未写完的几笔。
废后。
当时只有皇家的几兄弟在,旁人自然怀疑这圣旨的真实性。
可看着几位王爷默不作声的样子,原本有些异议的张廷玉等人也识趣的闭上了嘴。
就这样,皇帝代先帝完成了废后仪式,废后当时就一头撞死在了凤座上。
人死债消,弘历依着皇考遗命,只将她葬入了妃陵。
废后的突然死亡,受刺激最大的不是她那表演着狗熊蹭树的表侄女和一帮无能的拖累她的家族,而是早已贵为太后的钮钴禄氏。
昔年对手就这样潦草收场,太后心中颇为复杂。
为自己那未能出世的两胎孩子上了炷香,太后哭过一场,多年心结彻底放下了。
太后病了。
身为孝顺儿子,弘历一下朝,朝服都还没换下就去慈宁宫看望老母亲。
相处多年,母子情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