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时尚”的表情:
“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就叫个性!彰显自信!”
徐巧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坚决反对:
“不要!坚决不要!我、我自己想一个!”
她觉得真要写了,怕是没脸拿出去了。
周桐颇为遗憾地咂咂嘴:
“这边写一个‘俊’,背面再写一个‘才’……哇塞,我这一打开,一个大大的‘俊’字就在胸口一摆,这气场,这格调!
你写得那么秀气小巧,谁能一眼看到呢?”
“不要不要!会被人笑话死的!啊啊啊!”
徐巧被他这“奇思妙想”弄得又羞又急,难得地起身,作势要打周桐。
就在这时,小桃烧完水回来了,刚走到门口,就见两人似乎在“缠斗”,立刻大喝一声:
“呔!登徒子!休伤我巧儿姐!”
说着就冲了进来。
待她看清桌上的扇子和笔墨,又看看满脸通红的徐巧和一脸坏笑的周桐,立刻明白了大半,凑过来好奇地问:
“哟,少爷,怎么改行当扇面先生了?巧儿姐,你能不能也帮我写一个呗?
帮我写一个‘富’,还有一个‘美’!”
徐巧:“……”
她看着眼前这脑回路如出一辙的主仆二人,深感无力,只得耐着性子又给小桃解释了一遍在扇面上题字的讲究和寓意,不能随便乱写。
小桃“啊”了一声,似懂非懂,但还是老实下来,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另一边,托着腮看他们。
徐巧平复了一下心情,认真思索起来。她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先在纸上练习起来。
她最终选定的是一句意境清雅、寓意高洁,又暗含对持扇人品性赞誉的联句: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笔触清丽,结构舒展。
周桐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点头称赞:
“好字!好意境!不愧是巧儿!”
他也被勾起了兴致,索性也拿起一支笔,在另一张宣纸上写写画画。不过他没写那么复杂的,就写了几个大字,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宁静致远”之类的。
主要是他觉得写诗句字太多,太累,这种言简意赅的格言警句更适合他(的字)。
小桃看着两人写字,又好奇地问:
“少爷,这扇子题了字,到底能卖多少钱啊?”
周桐一边笨拙地控制着毛笔,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
“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应该能提升点名气吧?证明咱也是有文化的人。”
小桃一听“名气”,眼睛又亮了,“哇”地一声,仿佛看到了商机:
“名人就在自己身边呢!少爷,你到时候多写几把,我到时候拿出去……”
周桐立刻警惕地抬头,断然回绝:
“想都别想!绝对不行!你小子还想当二道贩子是吧?”
小桃撇撇嘴,嫌弃地指着周桐刚刚写好的那几个大字:
“谁稀罕呐!就你这字,能卖个几文钱就了不得了,还不够我买串糖葫芦的呢!”
周桐用胳膊肘挡住她试图戳向自己墨迹未干字迹的手,没好气地说:
“说就说,别往上面喷口水。你小子心是真脏啊,就惦记着那点零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