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光闪烁。
“好一个袁福通!好一个崇侯虎!”
“竟敢裂土分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闻仲声音低沉,蕴含着雷霆之怒。
他原本的计划,是迅速回师朝歌,稳定中枢,再图后计。
但如今形势骤变。
北境两大叛逆合流,势力大涨。
若他此刻率军南归。
北方联军趁势南下,鹰嘴峡天险亦难以长久阻挡。
北疆门户将彻底洞开,中原危矣!
‘绝不能放虎归山!’
‘必须将这股祸乱扼杀在北方!’
闻仲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帐中诸将,决然道:“传令下去,全军于此地固守,深沟高垒,没有本帅军令,任何人不得后退半步!”
“北境叛逆,必须在此解决!”
“可是,太师,”一员副将面露忧色,“我军如今粮草将尽,箭矢兵甲亦多有损耗,急需补充。”
“且将士疲惫,久守于此,恐非良策。”
闻仲颔首,他何尝不知军中困境。
急行军时为了速度,舍弃了大部分辎重。
如今军中存粮恐怕支撑不了十日,箭矢、伤药、替换的兵器铠甲更是紧缺。
“本帅自有计较。”闻仲沉声道。
他随即唤来两名最为信赖,身手也最为矫健的心腹将领,“你二人,即刻挑选快马,轻装简从,星夜兼程,赶回朝歌面见陛下!”
“请太师吩咐!”
闻仲取过绢帛,亲自书写奏报。
将北境剧变,叛军联合之事详细陈述,并阐明自己决定暂不回师,扼守鹰嘴峡的战略意图。
写罢,他加盖帅印,交付二人,郑重吩咐:
“其一,将此奏报面呈陛下,陈明北境危局,及本帅固守待援之策。”
“其二,禀明陛下,我军急行至此,粮草、军械已尽,恳请陛下火速调拨!”
“至少需支撑三月之粮草,箭矢二十万支,弩车百架,以及足够的伤药与兵甲补充!”
“其三,”闻仲语气加重,“恳请陛下,速派至少四位能征善战,可独当一面之大将,前来军中听令!”
“要快!”
“北境叛军新合,立足未稳,正是用人之际,需得力干将分统兵马,以应对接下来之恶战!”
闻仲心中清楚,自己麾下虽不乏勇将。
但面对袁福通和崇侯虎的联军。
以及北地复杂的环境。
需要更多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将领来分担压力。
执行迂回、侧击等战术。
“记住!”闻仲最后叮嘱,目光如炬,“告诉陛下,北境之乱,已非疥癣之疾,乃心腹大患!”
“闻仲在此,可暂保门户不失,然若要平叛,非举国之力,速遣援兵不可!”
“迟则生变,恐酿滔天大祸!”
“末将遵命!定不辱使命!”两名心腹将领深知肩头重任。
接过绢帛与令箭,躬身一拜,旋即转身出帐。
片刻不敢耽搁,趁着夜色,带上数名精锐亲兵,跨上快马,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朝歌方向疾驰而去。
大帐内,闻仲走到帐门边,望着外面连绵的营火和远处黑沉沉的鹰嘴峡山影,心中沉重。
他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不仅将帝国最精锐的军队置于了险地,更会令朝廷承受极大的负担。
但他更知道,这是目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能否平定北乱,保住商朝北疆。
就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