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书记的大秘书,这么大的事,我能不来看看?”
富潮生笑着示意儿子坐下,将一个烫好的小茶杯推到他面前,醇厚的铁观音茶香弥漫开来。
“看你这一脸愁容,怎么,遇到难处了?”
在至亲面前,福进自然卸下了心防,将这几天困扰的问题和盘托出。
“爸,李书记让我要懂得‘和光同尘’,建立人脉。”
“可这‘尘’也太大了,我怕一不小心就迷了眼。总不能事事都去问李书记,那显得我太无能了。”
富潮生等儿子说完,才缓缓开口:“你们李书记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做官和做生意,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尤其是在‘和人打交道’这门学问上。”
他看向一脸困顿的儿子,问道:“现在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
“分寸感。”福进脱口而出,“我不知道该和谁走近,又该和谁保持距离,怕踩线,也怕错过该维系的关系。”
“你考虑的很好。”富潮生赞许地点点头,继续说道:“你想想,咱们家做生意,合作伙伴那么多,有长期稳定的,有偶尔合作的,也有只想捞一把就走的,我们是怎么办的?”
对于家里的生意富进虽然知道的不多,但是每年回家总也听父亲还有叔叔伯伯谈起,可以说从小耳濡目染。
福进思考了片刻后,说道:“会……分类。”
“对,就是分类。”富潮生轻轻一拍茶几,“放到你现在的处境,也一样。你不能像个无头苍蝇,谁来都应承。你得在心里画一张‘人际地图’,把人分分类。”
他端起茶杯,细细品了一口,开始传授他的“处世经”。
“第一类,是‘基石’。比如市委办、组织部这些关键部门里,和你级别相当、或者手握实权的科长、处长。”
“他们是你工作开展必须依靠的力量,信息灵通,流程熟悉。”
“对这类人,要真诚结交,维持好私谊。他们的电话要第一时间接,他们的饭局,只要不是太敏感,尽量参加。这叫夯实基础。”
“第二类,是‘伙伴’。比如其他市领导手下得力的秘书,或者一些重要区县、部门的副职。”
“你们地位相似,处境雷同,容易互相理解。”
“和他们多交流,可以互通有无,关键时刻也能相互照应。这类关系,要细水长流,偶尔小聚,保持信息畅通即可。”
“第三类,是‘窗口’。比如那些想通过你了解动向,或者有求于你的部门负责人、地方商贾。”
“对他们,要格外谨慎。饭不是不能吃,但地点要选在公开场合,话题要控制在安全范围。”
“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