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茶几正中央又挪了挪,让那份吉祥喜庆更加显眼。
舅舅云逸枫走过来,拍了拍江云澈的肩,又对凌心蕊温和地说:“你外公前几天就开始盼了,嘴上不说,一天能去村口看三回。这下好了,人都齐了,他的心也踏实了。”
这时,大外公挂好了灯笼,从梯子上下来,搓着手笑道:“木林,你这对孙儿孙女,孝心可嘉啊!这寿礼挑得,又雅致又贴心!”
外公云木林闻言,脸上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一手握着核桃,一手指着寿桃:“大哥,你是不知道,这两个小家伙,还跟我玩起了惊喜,各送各的,心意却是一样的重!”
屋外,风雪声似乎被屋里的欢声笑语隔绝开来。灶间里传来滋啦啦的炒菜声和阵阵香气,小年夜的团圆饭即将开始。凌心蕊看着满屋子的亲人,听着大家的谈笑,只觉得从兴城到烟台这一路的奔波,都在这一刻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她知道,这顿小年夜的饭,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为外公七十大寿拉开的一场温暖序幕。
第597章(续) 暖炉、毛线与树屋的夜
晚饭后,屋外风雪稍歇,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新雪。舅舅云逸枫拿出几支手电筒,对凌心蕊和江云澈笑道:“你们那个‘秘密基地’,我前几天抽空去打扫过了,还给你们装了个小暖炉。要是嫌屋里闷,可以去那里透透气。”
凌心蕊眼睛瞬间亮了:“树屋!舅舅你太好啦!”她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那几团还没动工的毛线——给外公、外婆和大外公的围巾。
她迅速跑回房间,将准备好的深灰色、驼色和深蓝色的毛线团连同竹针一起塞进一个大布袋里。
“哥哥们,我们去树屋!”她招呼着江云澈,又看向其他哥哥们。
她话音刚落,贺星辰已经第一个站到了她身边,手里拿着他的宝贝速写本和炭笔,语气再自然不过:“走吧。”仿佛她去哪里,他跟随到哪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林恺乐和侯夏阳也立刻跟上,池俊潇和陈俊宜也表示想去看看。凌云飞和陆明远则选择留在屋里陪长辈们聊天。
一行人打着手电,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院子后方那片枫树林走去。光柱在雪夜中晃动,映出漫天依旧飘洒的细碎雪粒。
树林深处,那座依托着粗壮枫树建造的小木屋静静地矗立在雪中,窗口透出一点暖黄的光晕——舅舅果然已经提前为他们点亮了灯。
推开木门,一股混合着木头清香的热气扑面而来。小屋不大,但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中间摆放着一个正在工作的陶瓷暖炉,橘红色的光芒将小小的空间烘得暖洋洋的。
“哇!这里更太棒了!”侯夏阳第一个钻进去,舒服地叹了口气。
凌心蕊找了个靠近暖炉的位置坐下,迫不及待地拿出毛线和竹针。她先拿起那团厚实柔软的深灰色毛线,这是准备给大外公的。
几乎在她坐下的瞬间,贺星辰已经在她斜对面的位置坐好,速写本摊开在膝上,炭笔在指尖微动。他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沉静地落在她被炉火镀上一层柔光的侧脸上,笔尖便开始在纸上游走,勾勒她低头专注织围巾的模样。这对他而言,是比任何风景都更值得记录的画卷。
“不绣字了吗?”林恺乐在她身边坐下,轻声问。
“嗯,”凌心蕊摇摇头,手指熟练地起针,“给长辈的,简单暖和就好。”
竹针在她手中开始有规律地交错,发出细微的“哒哒”声。江云澈靠在窗边,看着窗外被灯光映照的飘雪,不知在想什么。侯夏阳和池俊潇则好奇地研究着树屋里的旧物和小装饰。
“云澈表哥,”凌心蕊一边织着,一边头也不抬地轻声说,“给外公外婆织围巾,你会吗?要不要我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