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州建设’才有最坚实的人才支撑,明州的未来才有根本保证!”
说到这里,刘航停了下来。
他微微低下头,语气恢复了之前的谦逊。
“郑书记,我说这些,可能有些冒昧,也有些片面。但这确实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也是我工作中深感困惑、亟需破解的问题。”
“我非常渴望能得到郑书记您的指点。”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寂静。
刘航的这番话,信息量巨大,态度极其坦诚,意图也十分明显。
他精准地判断出郑仪此行的深层目的——考察人事,整饬吏治。
他不仅没有回避,反而主动迎了上去,以自我批评开场,以对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言收尾。
他承认了自己在“带队伍”方面的不足,实际上是在向郑仪表态:
我意识到了问题,但我需要您的指导和帮助,我愿意按照您的思路来调整和改进。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投诚”或者说“归附”的姿态。
他没有提任何个人要求,而是将个人进步与全市大局捆绑在一起,显示了自己的格局和眼光。
他在等着郑仪的“收编”。
郑仪缓缓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喝了一口。
他需要消化一下刘航这番极具冲击力的表态。
不得不承认,刘航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厉害角色。
他能坐上县委书记的位置,并且在临川经营多年,绝非偶然。
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坦诚的沟通方式、以及将个人诉求巧妙融入大局论述的能力,都显示出他是一个成熟的、可用的干部。
但越是这样的干部,越需要仔细甄别和……掌控。
他的坦诚,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策略?
他对吏治问题的“痛心疾首”,是因为真的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仅仅因为嗅到了上层的风向,顺势而为?
不过,就眼下而言,刘航的态度是积极的,方向是正确的。
这为郑仪下一步整顿基层吏治,打开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他不需要立刻对刘航做出任何承诺,但可以给他一个明确的信号和期待。
郑仪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了今天见面以来最温和、也最意味深长的笑容。
“刘航同志……”
“你能认识到‘人’的问题,并且有勇气在我面前坦诚自己的不足,这很好。”
“这说明,你这个县委书记,没有白当。你是真正在思考问题,在谋划未来的。”
郑仪首先肯定了刘航的态度。
“你刚才提到的,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都听进去了。”
“你说的,有道理。”
郑仪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发展,最终要靠人。没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再好的蓝图,也可能落空,甚至可能走偏。”
“市委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下一步,也会有一些相应的考虑和部署。”
他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但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市委层面,已经在酝酿人事和吏治方面的动作。
刘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刘航同志,你是临川的班长。临川的干部队伍怎么样,政治生态怎么样,你最有发言权,也负有第一位的责任。”
“认识到问题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郑仪的语气带着一种殷切的期望,也带着无形的压力。
“我希望,你能把今天的认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要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对于那些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