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那个残疾儿子聊了起来。
起初,对方很戒备,问一句答一句。
但郑浩很有耐心,问的都是些生活琐事,比如平时喜欢做什么,看什么电视,有没有什么爱好……
慢慢地,对方的话多了起来。
郑浩发现,这个叫吴成的残疾青年,虽然身体不便,但头脑很聪明,对时事政治、甚至一些科技知识都很感兴趣,只是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和自信。
他想起之前在城投集团的项目资料里看到过,二期规划中,有一个“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项目,就在离这个片区不远的地方。
那个中心,不仅提供康复训练、技能培训,还计划引入一些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比如手工艺品制作、数据录入、客服等。
郑浩立刻有了一个想法。
他没有直接承诺什么,而是继续跟吴成聊着,鼓励他多接触社会,多学习新东西。
离开吴家时,郑浩对吴大爷吴大妈说:
“大爷,大妈,拆迁的事情,我们可以再慢慢商量。”
“但我觉得,眼下更重要的是吴大哥。他还年轻,不能总待在家里。应该让他有机会走出去,接触社会,学点本事。”
“我这边看看,能不能帮他联系一下,有没有适合他的培训或者工作机会。”
吴大爷吴大妈将信将疑,但郑浩诚恳的态度,还是让他们心里松动了一些。
“那……那麻烦你了,小郑同志。”
从吴家出来,郑浩立刻开始行动。
他先是通过马副局长的关系,联系了县残联。
他想了解一下那个“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的具体进展,以及吴成这样的情况,能否得到帮助。
然而,残联那边的反应,却让他大失所望。
接电话的是一个语气慵懒的中年男人。
“哦,你说那个中心啊?还在规划呢,什么时候建好还没谱呢。”
“培训?就业?我们这边主要是负责发发残疾证,搞搞慰问。具体的帮扶,得靠街道、社区,或者他们自己想办法。”
“我们人手有限,经费也紧张,哪顾得过来那么多?”
对方三言两语,就把皮球踢了回来,语气中透着一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
郑浩忍着怒气,追问了几句关于残疾人就业政策、现有帮扶渠道的问题。
对方更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连县里的残疾人工坊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郑浩的心沉了下去。
他原本以为,残联应该是为残疾人服务的最直接部门。
现在看来,这个部门……恐怕问题不小。
他决定,亲自去残联跑一趟。
可这不去不知道,一去真的把他惊着了。
残联的办公地点,竟然在一个装修得相当气派的新建办公楼里。
门厅宽敞明亮,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
工作人员一个个衣着光鲜,坐在电脑前,有的在喝茶看报,有的在闲聊,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郑浩表明来意,想找负责就业扶持的同志了解情况。
接待他的还是一个科员,态度倒是比电话里客气点,但也是一问三不知。
“就业啊?这个……我们主要是宏观指导。具体得看企业有没有岗位,残疾人自己有没有技能……”
“那咱们县里有没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项目?”
“培训……好像以前搞过几次,效果一般,后来就……主要还是靠社会力量吧。”
“那咱们残联有没有掌握一些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信息?或者成功就业的典型案例?”
“这个……数据可能不太全。案例嘛……好像也有几个,我找找看……”
那科员在电脑上翻了半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