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缓缓开口,目光再次扫过郑仪桌上那份合起的履历表,仿佛猜到了什么。
“郑书记,恕我直言。青峰现在,就像一艘刚刚驶出港湾、正朝着深海进发的大船。您是指挥官,是舵手,这艘船能走多远,能闯过多大的风浪,关键在您掌舵的这三年。”
他的语气变得异常郑重:
“但再好的船长,也需要大副,需要轮机长,需要一批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水手!尤其是……需要一位能在您离开后,依然能稳住航向、带领大家继续前行的继任者!”
高启明的话,直指核心!
甚至比郑仪自己想的更透彻、更紧迫。
“班底要建,接班人……更要选!”
高启明的声音斩钉截铁。
“而且要快!要稳!要准!”
“高秘书长认为,谁合适?”
郑仪不动声色地将问题抛了回去,想听听这位“旁观者”的意见。
高启明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似乎在斟酌词句。
“郑书记心中,想必已有人选。”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落到那份合起的履历表上,微微一笑。
“审计局的陈越同志,我接触过几次。思路清晰,作风硬朗,骨头也够硬。在扶贫资金审计那件事上,他顶住了不小的压力,办得很漂亮。”
他顿了顿,话锋带着深意:
“更重要的是,他是本地人。根在青峰,对这片土地有感情,也深知其中的深浅。用好了,是把好刀,既能开疆拓土,也能……看家护院。”
“看家护院”四个字,意味深长。
显然,高启明也看到了郭长河这个隐患,并且认为陈越是制衡甚至取代他的合适人选。
郑仪的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笃、笃、笃……
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高启明的话,印证了他的判断,也让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陈越,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
此人,必须现在就拔出来,放进县政府这个最关键的位置里!让他去直面郭长河,去熟悉县政府的运转,去建立自己的班底和威信!
三年时间,他要用这三年,亲自看着此人,要引导他与郭长河的“碰撞”,从最初的试探、摩擦,最终走向良性的制衡,甚至完成权力的平稳过渡!
风险?
当然有。
但比起郭长河未来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个险,值得冒!
也必须冒!
郑仪停止了敲击。
“高秘书长说得对,班底要建,接班人更要选,而且要快。”
他拿起桌上陈越的履历表,翻开,目光落在照片上那双锐利的眼睛上。
“陈越同志,是时候给他加加担子了。”
郑仪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提议,增补陈越同志为县政府党组成员,提名为副县长人选,分管……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同时,协助郭长河同志负责全县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
这个分工,极其讲究。
分管财政、审计、国资,这是县政府的核心命脉,也是监督和制约郭长河最有力的抓手!
让陈越协助郭长河负责经济工作,则是给他一个近距离观察、学习甚至参与核心经济决策的机会,为未来可能的全面接棒做准备。
高启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化为赞许的笑意。
“好!这个安排,有魄力,有深意!”
他抚掌道。
“财政审计国资在手,等于扼住了县政府的咽喉要道。协助经济工作,既是学习,也是……监督。陈越此人,算是插到最该插的位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