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菩萨(2 / 3)

段,即未登基前的凡人高洋,与登基后的天子高洋,前者为普度众生的菩萨,反映了佛教渡化全人类的理想,后者为降服四方的圣王,从宗教上的圣者变为政治上的王者,更加宣告了高洋的天命所归,是典型的佛教王权。

这一套玩到极致,就是日本的天皇现人神和欧洲的君权神授,有着佛教背书,以后齐国君王为现世佛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就会像日本与欧洲一样,有宗教的加持,便可以世代为君。

这样一来,权臣篡位的成本就太高了,不仅要摆平朝臣,还要收买或者压制宗教,给的价格太高,就成了第二个虚君,既然如此,还不如选择将高氏虚化为神君,自己掌握实权。

而哪怕还是霸府政治,哪怕权臣成为了宇宙大将军,最终还是臣子,他们高氏最后仍是皇帝——这就是为什么南北都在崇佛的根本原因,利用宗教的影响力使臣民永远拥戴自己与后代为主君。

北周的灭亡,就有一部分灭佛的因素,因为宗教倒了,收揽人心的工程就要依靠朝廷自身,而且宗教也要给他们使绊子。

世人知道三武一宗灭佛,但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杀死在床上,死亡时仅四十五岁,接替他的是“世嫡皇孙”拓跋濬。

当初唆使拓跋焘灭佛改信道教的崔浩,后来牵扯进国史之狱,被夷灭五族,而太子拓跋晃平素就喜欢佛法,父皇下诏灭佛,他就慢慢将诏书发下去,让僧人们事先得到消息跑路,而拓跋濬就是拓跋晃之子,继位的第一年就下令恢复佛教,第二年就开始修建云冈石窟。

北周武帝宇文邕574年灭周国的佛,577年灭齐国的佛,578年就病倒在了亲征突厥的途中,四天后病情加重,当天夜崩。而后太子宇文赟继位,在位第二年传位长子宇文衍做太上皇,第三年就突然病危了,当晚光速去世。

而杨坚登基建隋后,全面恢复佛教,以后的隋书记载杨坚出生之时,有女僧说杨坚不是寻常孩子,带走了杨坚亲自抚养,可以看出杨坚和佛教紧密的联系,乃至日后自认为月光童子。

这并不是说世间真有佛力或者僧人有能力主导国家运势,但他们的选择的确能够很深切的影响国家命运,从这个角度来说,僧人就是另一个娄太后,他们不能正面抗衡帝王,但施加的影响也能够让国家中空腐朽,逐渐颓丧。

国家的政策总是有利有弊的,正如一个人选择学习,他会得到知识而消耗了时间,选择玩乐就会得到快乐而浪费时间。

消耗与浪费的定义是别人给的,本质都是“失去”,在这个失去本钱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才是政策制定者所需要考虑的,但无论如何考虑,一定会丧失成本。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决策者应该与商人一样,低买高卖,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多的利润。

因此佛不是不能灭,但灭佛的时机与节奏是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不然只会把朋友变得少少的,敌人变得多多的,高洋的皇位并不稳固,既然已经要与晋阳勋贵抗衡了,最好就要拉拢住其他势力,这也是他狂捧佛教的原因。

菩萨最开始在古印度是男子形象,流入中原后,变为女子形象,到现在逐渐发展为“若男若女、欲见无相”的不执著于男女之相的无相三昧之境,因此高洋才会经常身着女装,涂脂抹粉,因为他是个男人,而菩萨是要“形无定准”的。

这也难怪他今天要跑过来了,说白了就是看上了高殷摆弄的这个小会,要狠狠地蹭热度。

高殷的回答,正是他所需要的,同时也是在强调,他们父子既然都要利用宗教,那么对待他们与对待其他人,也需要多有不同。

高洋原本对杀害僧人就有些迟疑,有术士称亡高者黑衣,高洋哪怕用谐音梗来搞高涣,也没对僧侣下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中国古代名人传 农民将军 古人看我玩原神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