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迎娶(2 / 3)

前便已挂满了红绸彩缎,宫人忙碌地布置着花灯与锦帐,连街道两旁的树木也被系上了五彩丝带。

前些日子的武会,太子都坐在高台上,少时才下来,为了防止行刺也都被众兵护卫着,基本看不到,但今日就可以观瞻。

随着吉时临近,太子的仪仗队缓缓从宫门出发,金戈铁马,旌旗招展,前有鼓乐开道,后有侍卫簇拥,气势恢宏。

今天的高殷身着衮冕,下垂白珠九旒,玄色上衣纁色下裳,乘坐的金辂车以赤色为底,黄金装饰车末端,黄色车厢画鹿头龙纹鸟兽,朱红色顶盖加上黄色裹子,左边竖立九旒旗,右边竖立长戟,四匹赤色骏马开道,马首插雉尾与镂金马饰,聘礼用玄纁束、玉以珪,这些都是纳娶妃子时的规格。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孩童们踮着脚尖,妇女们掩面低语,男子们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商贩们趁机兜售着小食和玩意儿,叫卖声与鼓乐声交织在一起。

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赞叹歌颂太子的仪表脱俗,礼式隆重:

“太子果然是天人之姿,举手投足间皆是贵气,真不愧是储君啊!”

“荥阳郑氏可是百年望族,太子纳她家女儿为妾,真是门当户对!”

“哎,若能得太子殿下垂青,哪怕只是远远望上一眼,也是三生有幸了。”

“别说笑了,咱们这等凡人,哪敢有这等奢望?能亲眼见到太子殿下,已是莫大的福分了。”

“说的是啊,今日能见太子如此威仪,回去可得好好跟家里人说道说道!”

“正是正是,太子殿下这般人物,真是百年难遇啊!”

调笑之意略尽,听闻到些许诵经声,人们忙收起笑意,生怕佛祖怪罪。

不知从何时开始,太子出行总是会带着和尚,虽然有些奇怪,但慢慢也就接受了,加上近日种种谣言和武会上献经之类的故事,让人们渐渐地不敢妄议太子,多了一些滤镜。

当然也有人不吃这套,转而看向维持队伍的士兵们,他们身上所携带的武器是正常的刀剑枪槊,但是被太子带在身边的侍卫们所带的,可就有些意思,高孝瓘手中的是雕龙的亮银枪,牒云吐延扛着青龙偃月刀,康虎儿背着一双短戟,就连女将李秀都拿着红色的宝雕弓,同时还有几辆木板车,上面站着“曹操”、“吕布”之类打扮各异的小说人物,看着读者眼红心热,顺带聊起了三国武将们的战绩。

高殷的队伍有侍者们一路散发赏钱,但凡听到这些,就会多洒一些,人们一边拿钱,一边感谢太子,聊得更畅快了。

高延宗拍马赶上四哥,侧耳道:“你说太子哪来那么多点子,每次出行,总是让这么多百姓瞩目?”

高孝瓘调侃他:“你也发钱试试不就行了!”

高延宗嘿了一声,叫侍者拿来一捧钱,随意丢出去,有人被砸出血,却为拿到钱而大声叫好,高延宗乐道:“别说,发钱还挺有意思的!”

文林馆的成员也与有荣焉,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成员是由南渡北的士人,彼时的南梁政刑弛紊,士族门阀傅粉施朱、迂诞浮华,有人别说骑马,连马都不认识了,直以为是怪物。

门阀的大手使得农民们破产逃亡或沦为奴婢,百姓没有了精神气,一个个活得像行尸走肉,直到戊戌革命一声巨响,侯景为南梁带来了宇宙大将军主义,也让南人回忆起了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的美好时光。

而今身处齐国,这里的百姓同样经历了魏末动乱和东西交兵,但精神面貌仍比南人暴烈鲜活,让这些南渡士人感慨,难怪历来北强南弱,江南温软之地孕育不出这种铁血。

高齐毕竟是才建立不到十年的新政权,即便高洋作妖,大量百姓也仍对齐国的未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农民将军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中国古代名人传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