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说的事情杨小涛并不觉得过分。
既然有这份关系为啥不用?
既然有这种机会,为啥不去争取?
最起码,杨小涛对接到这通电话是非常高兴的。
若是对方没有这心思,没有这想法,杨小涛不会上赶着去催促,去询问。
可心里还是会觉得可惜。
这种事情不仅仅要看能力,还要看有没有一颗进取的心。
没有这心思,就相当于没有了斗志,就相当于等天上掉馅饼了。
可现在虽然不是张抗战给他打来电话,但张武打过来也是一样的。
这说明,他们有了这份心思。
而且将电话打到他这里,就表明‘进取’的态度。
那杨小涛觉得有必要发个声,要让自己的态度传达出去。
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后,杨小涛再次投入到工作当中。
随后的几天,杨小涛不时去研究院里转一转,尤其是在合金研究所里待的时间最长。
只是这些天的研究下来,九部发动人力,确实找到了不少适合的材料,可最后经过实验验证后,都无法满足谢嘉荣老师的四个条件。
不仅如此,为了确定合适材料,杨小涛还让外贸那里帮忙打听有没有这方面的情报,甚至还去国外购买一些合金材料拿回来尝试。
然而,现如今找了一圈下来,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
倒是了解了一些国家的天然气管道情况。
就比如联盟用的是低合金钢,说白了就是合金材料占据不足百分之五的钢材,这玩意九部早就做出来了。
研究院的人也试过,这玩意用起来先不说成本问题,就一个安全问题就让人无法接受。
隐患太多了!
万一埋土里,要是有点啥事突然炸了,那可不是普通地雷啊!
之前国内也有过短距离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用的也是这种低合金钢,结果用了不到十年,就频频出现问题。
既然国外找不到合适的材料,那就只能自己来做。
最后杨小涛将研究员的各个研究所的高层聚在一起开个会。
也不管是做计算机的还是搞生化的,都在会议室里讨论着,主打就是一个群策群力。
最后还真讨论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首先是根据控制要求,要做到防腐蚀,生化研究所的朱子清就提出,要降低合金材料中硫和磷的含量。
然后合金研究所的人认为抗压能力强的话,就需要添加一部分“镍铬”材料。
又有人考虑到地底下温度低原因,尤其是在山里面,需要抗低温材料,所以就需要一些类似“钴”的材料。
又有人提出以不锈钢为主体来实验,等等等等。
最后杂七杂八的汇总起来,方案都有五个,用到的材料更是超过十多种。
有些方案里面的合金材料种类比钛合金都多,让杨小涛看的都头疼,更不用说老道他们了。
甚至这么多材料,就是让杨小涛来推算卡系统的bUG,那也是个大活啊。
不管如何,总算是迈出去艰难的第一步,也是有了使劲的方向。
于是,在杨小涛的拍板下,合金研究所在老道的带领下开始向着新型材料的研发迈步前进。
对此,老道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没少嘀咕,上了杨小涛的贼船。
他是来四九城养老的,结果稀里糊涂的就被杨小涛抓了壮丁,然后这一干都不知道哪一天能退休了。
最起码看眼前的架势,连叶老这么大岁数的人了都没退休,他就知道自己的未来了!
当然,忙碌的不仅仅是合金研究所,钢铁厂那边为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