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海眼角直跳。
好家伙,动真格的?
我快撑不住了。
可这话他**不能说。
绝不能在刘海忠面前示弱。
张宏明站在第四个待优化的工位前,仔细观察操作员的动作。
班组长在一旁陪着。
干活的小工紧张得手心冒汗,
就像考试时被校长和教务主任盯着的学生,
连扳手都拿不稳了。
“别慌,按平时的节奏来。”
“当我们在空气里就行。”
张宏明轻声安抚。
他想看到的是最真实的操作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合适的夹具。
“没听见张工说话?”班组长立刻附和。
“动作利索点,别出乱子。”
班组长板着脸说。
“组长,你去看看第三套新夹具的情况。”
“催一催易忠海和刘海忠,让他们加快进度。”
张宏明让班组长离开。
他站在原地,看着操作员加工了几个零件后,亲自上手操作,
连续做了五六个,动作流畅自然,完全不像新手。
“张工,您真厉害,看两眼就能自己上手。”
工人满脸佩服地说。
张宏明笑着没回答,心里却在复盘这个工位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弄清楚后,他起身拿起图纸本和笔,迅速画了起来。
半小时后,一份新的夹具设计图完成。
张宏明拿着图纸去找易忠海和刘海忠。
“你这焊接还是不行。”
“看看这里,凸起这么明显,我后面还得打磨。”
易忠海抱怨道。
“嫌做得不好?那你来干。”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