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张工您真是高人!”操作工恍然大悟地赞叹。
“班长,这批零件的质量怎么样?”张宏明转向钳工一班组长。几位组长立刻拿起量具仔细检测。
“尺寸非常稳定,完全合格。”
“要是能保持这个水平,咱们班组的废品率肯定能降下来。”
“张工,这套夹具真是太适合了。”
班组长们纷纷表示佩服。这时钳工一班组长提出疑问:“张工,新夹具能保证质量我明白,但您说的操作更方便是怎么回事?”
“夹具还能让人干活顺手?”
“不都是工人去适应夹具吗?”
“听起来是个新思路,跟我们以前接触的不一样。”
几位组长一脸疑惑。
“这叫人体工学。”张宏明简单解释,“就是在设备允许范围内,让工人以最舒适的姿势操作,达到人机协调。”
“夹具是我设计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然更符合人体需求。”
真要细讲这门学问,怕是一整天都说不完。即便张宏明讲得浅显,班组长们还是面面相觑——谁都没听懂。
“之前让你们统计需要优化的工位,结果出来了吗?”张宏明直接问。
这种后世才流行的术语,现在没人明白很正常。
“我们班有两个工位要改。”
“我们班有三个。”
张宏明在本子上记下九个待优化的工位,先叫住钳工一班的班长:“带我去现场看看。”
只有实地查看,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夹具。
易忠海和秦淮如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张宏明全天都在钳工一班,周围是说笑的班长们,两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秦淮如是谁?”
一个保卫科的人走过来问。
“是我。”
秦淮如举起手。
“门口有人传话,说你儿子棒梗撞邪了,正在家里闹腾。”
保卫科的人说。
“什么?”
秦淮如心头一紧,猛地站了起来。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