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念月心情不错,看来也不是所有百姓都会盲目从众,也有很多人会有自己的想法。
就比如这些替她说话的人。
谢念月看到庆州的百姓,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更觉得她的付出没有白费。
扫盲班的事很快就提上日程。
先从庆州城开始,试试效果。
庆州城的人多,又相对繁华,百姓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更快。
谢念月跟街边茶摊借了几张桌子,先在街头开了第一节课。
这次主要讲的就是认识数字,许多人不识字,连想写下多少钱都写不出来,识字后,生活上也能方便许多。
若换做是别的地方开第一节课,或许会有很多百姓带着顾虑。
这次选在城南的街边茶摊,路过的百姓都想着多看一眼。
第一节课不需要提前报名,又因为是在街上,男女也是不用分开的。
有些来得早的百姓,占到了茶摊的座位,能坐着听。
来得晚一些,如果是家在附近,就搬着小凳子过来。
还有更多的人,则是站在那里听着。
讲课的人,不是谢念月,也不是她请的夫子,而是茗儿和巧儿。
两人虽然是将军府的丫鬟,但也是从小读书识字的,本就与寻常百姓不同。
再加上看着其他人都出去做事,两个小姑娘也蠢蠢欲动,但又谨记着家中长辈的交代,是来庆州服侍将军府的主子们的,就算有想法也不敢提。
谢念月看在眼里,这次便是她提议,让她们试着讲一讲。
反正只是扫盲班,教大家识字,又不是参加科考,只需要简单易懂,能让听后的人多认识一些字,给生活带来帮助就行。
谢念月还从交易系统里买了一块黑板,装饰和工艺看上去像是这个时代能做出来的,以及配套的粉笔。
百姓们虽然没见过,但也只当是他们孤陋寡闻,没怀疑过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更多的人,就只把黑板当成一块涂黑了的板子,并未多想。
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在板子上那一条条的横杠。
有些人忍不住惊呼,“原来一就是画上一道,二就是画上两道,三是画上三道,那四呢?”
有人接话道:“那还不简单,画上四道呗!”
“那如果是十呢,一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