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知道什么马老板的落脚点,这本就是编造的身份。
他支吾着:“我……我到津塘就跟他们分开了,没……没问那么细……”
龙二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没有戳破,反而温和地笑了笑:“没事,到了就好。
以后就在津塘跟着我吧。
不过,书文,津塘不比乡下,这里龙蛇混杂,日本人、各路势力眼线众多。
我的身份你也知道,表面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你既来了,就要守这里的规矩。”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严肃起来:“第一,在外面,绝不能跟任何人提起你和我的师门关系,否则,不仅你有杀身之祸,还会连累沧州老家。
第二,我给你安排个差事,在码头仓库区做些清点记录之类的杂活,会有人带你。
你只管做事,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
第三,平时尽量待在安排的地方,少出门,少与人交往。
明白吗?”
佟书文连忙点头:“明白,二师兄,我一定听你的话,绝不给你惹麻烦!”
“嗯。”
龙二站起身,走到佟书文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瘦了这么多,路上吃了不少苦。
先好好歇几天,养养身子。
阿豹会给你安排住处和活计。
有什么需要,跟阿豹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6章安排、试探(第22页)
他的语气带着兄长般的关切,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佟书文的脸。
“谢谢二师兄!”
佟书文低下头,心中五味杂陈。
二师兄的关怀不似作伪,这让他心中的负罪感更深了。
……
接下来的日子,佟书文被阿豹安排到了码头区的一个普通仓库,做起了搬运记录和货物清点的杂活。
活计不重,但接触的人三教九流,既有码头苦力,也有工头、小商人。
龙二兑现了他的承诺,给了佟书文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也将他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
佟书文努力扮演着一个勤快、略带腼腆的乡下青年形象,对谁都客客气气,干活也算卖力。
他谨记龙二的告诫,很少离开码头区,偶尔外出也只是在附近买些生活用品。
然而,暗地里的试探并未停止。
有时,会有“工友”
在他面前不经意地抱怨日本人,或者议论时局,观察他的反应。
有时,会有人“不小心”
将一些看似机密的文件遗落在他必经之地。
甚至有一次,一个自称是“抗日志士”
的人悄悄找到他,想拉他“入伙”
,都被佟书文或是装傻充愣,或是惊慌失措地搪塞了过去。
他表现得无懈可击,就像一个真正只求温饱、胆小怕事的普通青年。
但龙二收到的报告里,总会提到一些微小的“不协调”
:比如,佟书文在听到某些敏感话题时,虽然表面惶恐,但眼神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快的、类似思索的光芒;比如,他整理文件时,手指触碰纸张的姿势,似乎带着一种出其经历应有的熟练;再比如,他偶尔会对着仓库角落里堆积的、印有外文的废弃包装纸出神。
这些细节都很微弱,不足以证明什么,却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在龙二的心头。
沧州那边的调查也陷入了僵局。
师父一家深居简出,与外界接触很少,那些出现过的“教书先生”
和“货郎”
也如同人间蒸,找不到后续线索。
唯一确定的是,师父一家确实拒绝了龙二最近一次让阿虎送去的额外钱物,理由是“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