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忙的当属萧何。
他不仅要协调学院和农技社这边的人员选拔、培训,还要设计各种对接流程和表格。
顾念一还时不时提出新想法:
“萧先生,我觉得这个数据记录表,除了记录帮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致贫原因。”
“还应该记录每次帮扶的具体内容、时间,以及后续的产出变化!这样我们才能评估哪种帮扶方式最有效!”
“萧先生,农技社弟子的培训,能不能加一门‘沟通技巧’课?”
“让他们下去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时候,别端着架子,要亲切!”
“萧先生……”
萧何感觉自己仿佛同时在处理十件不同的事情。
但也是奇怪的很,在顾念一这种近乎“驱赶”的节奏下,事情居然真的在飞速推进。
各种章程、流程、表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制定出来。
虽然细节上还有很多需要打磨的地方,但骨架已经迅速搭起来了。
每日酉时末的进度会,更是成了“卷王”展示成果和“鞭策”同僚的现场。
“赢大人,预算初稿出来了吗?”
“钱庄借贷流程设计得怎么样了?”
“有没有考虑过如果遇到灾年,还款困难怎么办?”
“冯大人,监督流程细化到具体文书格式了吗?”
“举报渠道如何确保保密和有效?”
“谢大人,试点县的最终建议名单什么时候能给我?”
“吕姐姐,贫困标准细化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找几个典型例子验证一下?”
“萧先生……”
她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项目经理,盯着每个人的进度,解决着突发的问题。
几人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内心吐槽,到后来渐渐麻木,甚至被带得也不自觉地加快了节奏。
【嗯,不错不错,赢大人今天黑眼圈很重,看来昨晚没少算账。】
【冯大人的文书格式越来越严谨了。谢典客也开始主动思考更多因素了。】
【吕姐姐一如既往的靠谱啊!萧何大佬……呃,看起来需要补觉。】
顾念一在进度会上听着汇报,内心满意的评估着。
嬴政这几日,处理政务之余。
最大的乐趣(无奈)就是听着顾念一那边的“心声直播”。
【哎呀,赢大人那边卡在坏账率估算上了,要不给他点提示?】
【比如可以用过去几年关中平均歉收比例做个参考嘛……不过不能直接说,得引导他自己想。】
【冯大人这个监督流程设计得不错,就是有点太复杂了,能不能简化点?算了,严谨点也好。】
【萧何太辛苦了,要不要给他弄点提神醒脑的茶?系统好像有……算了,积分省着点用。】
【唉,当领导真不容易,又要催进度,又要关心下属……我真是个操心的命!】
嬴政:“……”
虽然,但是,结果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七日期限将至,一份融合了众人(被逼出来的)智慧。
内容详实、条理清晰的《关中二县精准扶贫试点执行细则(初稿)》终于摆在了嬴政的案头。
里面包括了:最终选定的两个试点县,泾阳县和云阳县。一远一近,一个便于观察,一个具有代表性。
明确的贫困识别标准与“三方核验”流程。
大秦农技社的组织架构、人员名单、培训完成情况。
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帮扶措施清单(从技术指导到可能的邻里互助建议)。
大秦钱庄小额低息借贷的具体方案(包括额度、利率、担保、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