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定位,指向一个完全未曾预料的天区——与一年前“信使”
平台射信息的三个方向均相差甚远,那是一片被天文学家标记为“虚空荒漠”
的区域,几乎没有任何已知的显着天体。
真正让叶文瞳孔收缩的,是信号的内部结构。
叶文立刻调动了“谛听”
站更强大的分析算力,并协调了其他几个监听站点,尝试对同一时间、同一方向的监测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和深度挖掘。
经过数小时紧张的数据融合与增强处理,那微弱信号的细节逐渐清晰。
它并非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引力波模式,其波形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非周期性的振荡,内部蕴含着多层嵌套的数学结构。
当分析算法尝试对其进行模式匹配时,一个令人震惊的现出现了。
“这…这不可能!”
叶文盯着屏幕上高亮显示的分析结果,失声惊呼,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信号的深层编码结构中,其最核心的共振频率和一组特定的拓扑不变量,竟然与人类一年前出的警告信息包中,用于内部校验和防篡改的某个高级加密校验段——一段基于非交换几何和特定素数序列构建的数学“指纹”
——存在高度相似的“数学共鸣”
!
这种“共鸣”
并非简单的复制,更像是一种…回应。
就像一个顶尖的数学家,在看到另一个文明提出的复杂方程后,没有直接写出答案,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数学语言,重新构建并演奏出了该方程蕴含的某种内在“和谐”
。
它没有传递任何具体语义内容,但其数学灵魂,与人类信息中的那个加密校验段,产生了跨越星海的、清晰无误的共振!
这绝非巧合。
自然现象不可能产生如此具有特定数学指向性的信号。
这只能意味着——有“人”
收到了他们的信息,并且理解了其中至少一部分的数学基础,然后用一种他们自己的、更加晦涩难懂的方式,出了一个“回执”
!
叶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颤抖但尽可能清晰的声音,通过最高保密线路,直接向地球的“主动预警计划”
指挥中心,以及张诚和王文渊主席本人,出了紧急通讯请求。
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已然有些沉寂的指挥中心炸响。
张诚、王文渊、秦天罡,以及核心科学团队再次齐聚。
当叶文将分析报告和那经过增强处理的信号数据展示出来时,会议室里一片死寂,随即爆出无法抑制的低声惊呼和激烈讨论。
“数学共鸣…我的天,他们理解了!
至少理解了我们的数学语言层次!”
一位参与信息包设计的数学家激动得满脸通红,“这是文明的对话!
真正的、越物种的对话!”
“但为什么是这个方向?”
秦天罡将军指着星图上那片“虚空荒漠”
,眉头紧锁,“我们的信息并没有往那里!
是他们移动了位置?还是这是一个中继站?或者…有第三方截获了我们的信息,并做出了回应?”
“这个信号太微弱,太短暂了。”
一位通讯专家保持着谨慎,“能量级别低到不可思议,仿佛只是随手为之。
是对方距离极其遥远?还是他们故意控制了功率,不想引起注意?或者…这是一种试探?”
张诚凝视着那组产生“共鸣”
的数学结构,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这确实像一个“握手信号”
,一个确认收悉的礼节性回应。
但它背后蕴含的信息量巨大,带来的疑问更是如山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