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形式表达敬意)。
克雷数学研究所的邮件紧随其后,语气近乎谦卑,询问张诚先生何时方便,他们可以将总计高达四百万美元的奖金(霍奇与bsd猜想奖金)以及特制的奖章,“以任何他感到舒适的方式”
送达,并诚挚邀请他前往美国或在世界任何地方举行一场面向全球的公开学术报告。
欧洲、北美、亚洲的数十所顶尖大学和研究院所,也纷纷来邀请,希望他能前往访问、讲学,甚至直接开出无法拒绝的条件,邀请他加入。
所有的信件和邮件,都经由赵伟之手,被冷静地分类、整理,然后呈报给了张诚。
书房里,张诚翻阅着赵伟汇总的邀请清单,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熠熠生辉的机构名称和热情洋溢的措辞。
他的手指在“苏黎世”
、“剑桥”
、“普林斯顿”
、“麻省理工”
这些地名上轻轻划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向往,也没有不屑。
“张教授,iu和克雷研究所的邀请最为急切,您看……”
赵伟谨慎地询问。
张诚放下清单,抬起眼,看向窗外。
庭院里,夏日的阳光正盛,草木葱茏。
“回复他们,”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我暂时没有离开中国的计划。”
赵伟微微一愣,随即了然。
他等待下文。
果然,张诚继续说道:“但是,学术的交流是必要的。”
他顿了顿,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某个图景。
“可以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如果各方确实有深入交流的意愿,我建议,由我们起,在北京,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学术大会。
主题可以定为‘后千禧时代的数学与交叉科学前沿’。
邀请全球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未来的可能性。”
赵伟心中一震。
这并非简单的拒绝,这是一个姿态,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
在全球学术界都渴望一睹其风采、聆听其声音的时候,他选择不挪动脚步,而是让世界走向他。
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选择,更是一种文化自信与学术话语权的宣示!
“我明白了,张教授!”
赵伟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我立刻草拟回复,并与科学院方面沟通,启动大会的筹备工作!”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随即又迅转化为一种新的期待与躁动。
拒绝所有国外邀请,反而要在北京召开大会!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中国官方对此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效率。
最高层直接批示,要求举全国之力,办好这次必将载入史册的学术盛会,将其视为展示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大契机。
一个由顶尖科学家、资深外交官和行政精英组成的庞大筹备组迅成立,代号“启明”
。
场地选在了新落成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会议中心。
安保级别提升至最高。
接待、翻译、网络、媒体……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而全球学术界的反应,更是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iu迅回应,表示将全力支持并协调其成员参会。
克雷研究所宣布,将在大会期间举行一个简朴而隆重的内部仪式,向张诚授予千禧年难题的奖金和奖章,“以尊重东道主的安排”
。
普林斯顿、哈佛、剑桥、牛津……几乎所有收到风声的顶尖机构,都开始紧急调整日程,选派最核心的学者,争抢有限的参会名额。
一时间,飞往北京的国际航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