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筷子,认真地说:“爸,妈,你们辛苦了。
能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还能做得这么好,这比什么都强。
看到你们现在这样,我比什么都开心。”
“是啊,”
李秀兰感慨道,“这日子有奔头了。
手里宽裕了,我们就在市里比较好的小区,又买了一套房子,一百五十平,敞亮!
主要是小磊上学也更方便了。”
她说着,摸了摸身边小儿子张磊的脑袋。
一直埋头苦吃的张磊听到说自己,立刻抬起头,小脸上满是得意,抢着说道:“哥!
我现在在市中心小学上五年级!
我们学校可大了,操场是塑胶的!
老师也特别好!
我这次期末考试,语文98,数学1oo,英语96!
班里第三名呢!”
他挺着小胸脯,一副等待表扬的样子。
全家人都被他的样子逗笑了。
张诚也笑着揉了揉弟弟的头,鼓励道:“小磊真棒!
继续努力,不过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出去玩。”
爷爷张满仓呷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说:“市里好是好,方便。
就是太吵吵,楼上楼下都不认识,关起门来闷得慌。
我跟你奶奶还是觉得咱这老窝舒坦。
你看现在村里,路修得平平整整,路灯亮堂堂,自来水、电话啥都有,卫生所就在村头,买个东西小卖部啥都有,方便得很!
左邻右舍都是几十年老熟人,没事串个门,下个棋,自在!”
奶奶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深有同感。
张诚看着爷爷奶奶红润的面色和舒心的笑容,知道二老所言不虚。
家乡的建设确实日新月异,老人们能在家乡安享晚年,是最好的归宿。
他点头道:“爷爷奶奶觉得哪里舒服就住哪里,现在交通也方便,爸妈和小磊随时都能回来看你们。”
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张诚身上。
李秀兰看着儿子,眼神里充满了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小诚,你一个人在北京,工作那么重,平时吃饭睡觉都咋样?有没有人照顾你啊?妈看新闻上,你见的都是大领导,参加的都是大场面,压力肯定不小吧?”
感受到家人浓浓的关怀,张诚心里暖融融的。
他放下筷子,用轻松平和的语气宽慰家人:“爸,妈,爷爷奶奶,你们别担心。
我一切都特别好。”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既不让家人担心,也要适当透露一些情况让他们安心:“国家对我非常照顾。
工作上的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能安排好,而且做研究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不觉得累。
生活上就更不用操心了,现在有专门的生活助理,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李姐,负责我的饮食起居,吃得比在学校时还营养均衡。
还有科研助理帮忙处理一些杂事。
住的地方也又安静又安全。
你们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一点没瘦。”
他没有提及那些高度保密的安保细节,也没有渲染任何工作上的艰难,只是将现状描述得如同日常。
他的语气平和而肯定,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张建军和李秀兰仔细打量着儿子,见他气色确实不错,眼神清澈沉稳,言语逻辑清晰,确实不像受苦受累的样子,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那就好,那就好……”
李秀兰喃喃道,“你自己在外头,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光顾着工作。
钱够不够花?不够家里现在有……”
“妈,真的不用。”
张诚温和地打断母亲,“我的待遇非常好,完全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