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引擎基础理论与核心部件生产工艺(简化版)】:积分需求:8千万点。
【常温导材料(ktb系列)全套合成工艺及生产线设计图】:积分需求:5千万点。
【聚变之心——紧凑型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全套技术资料】:积分需求:5千万点。
【初级基因优化液配方及生产工艺】:积分需求:3千万点。
【量子神经网络架构及强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积分需求:6千万点。
……
即便是他目前使用频率很高、效果显着的【初级体质强化液】的完整生产配方,也需要足足2oo万积分才能兑换。
更不用说那些真正能改变文明进程、引领人类迈向星海的“黑科技”
,其所需的积分动辄数以千万计,如同天文数字。
“还是……太穷了啊。”
张诚心中无声地感叹了一句,嘴角却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弧度。
这庞大的积分数字,在那些真正的“未来科技”
面前,依然显得杯水车薪。
但他并没有丝毫气馁。
相反,一种更加宏大的蓝图,在他心中缓缓勾勒、清晰。
他知道,自己现在才十一岁。
距离他心目中那个准备付诸行动的时机——成立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能够整合这些越时代的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实体的公司——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这几年,就是他蛰伏、积累、夯实基础、并等待时机的关键阶段。
“积分需要继续积累,通过完成系统可能布的更高难度任务,或者……当我现有的理论知识达到某个临界点,或许能自主创造出具备足够‘颠覆性’的成果,从而触任务或获得高额奖励。”
“知识体系需要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数学和物理是根基,材料学是应用的利器。
工程学、能源学、信息学乃至生化学,都需要尽快提升到等级4。
只有跨学科的知识在顶层融会贯通,才能孕育出最革命性的创新。”
“影响力和社会资源的积累,也需要同步进行。”
他冷静地分析着,“‘玄穹’和‘乾穹’项目,让我进入了国家高层的视野,获得了信任。
十三校博士学位,奠定了我在学术界的基本地位。
这些都是未来的‘势’,需要善加维护和利用。”
他的目标,从未局限于个人的学术成就或财富积累。
那家尚在构想中的“公司”
,在他的规划里,将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实体。
它将是一个集最高精尖技术研、颠覆性产品制造、乃至参与制定未来人类科技文明走向于一体的“巨无霸”
。
它的使命,是真正地“带领中华文明迈向宇宙”
,让人类的声音,响彻星海。
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野望,但张诚的眼神却无比清澈和坚定。
他拥有系统,拥有越时代的知识,拥有年轻到足以等待和布局的时间,更拥有着一颗不为外界浮名所动、专注于终极目标的强韧之心。
路要一步一步走。
当前最重要的,是消化刚刚提升的知识,尤其是等级4的材料学,其中蕴含的无数可能性,需要他花费大量时间去梳理、理解,并与现有的数学、物理知识进行交叉碰撞,看看能激出怎样的火花。
他关闭了系统界面,目光重新落回桌面的草稿纸上,那里有一个关于“拓扑绝缘体边界态与非交换几何联系”
的猜想,刚刚推导到一半。
窗外,是北京夏日的繁华与喧嚣;网络世界,关于他的讨论依旧如火如荼。
但这一切,都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