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仔细阅读那标题和开篇几句。
《定位守道论》
夫太虚凝象,列宿各耀其辉;川岳疏形,百谷自安其壑。
故星躔有度而不紊,江海有涯而不溢,盖天地设位而万物得其所也。
观夫人生寰宇,亦犹星之悬天、舟之泛海,必审其方位而后可成其道也。
仅仅这开篇破题,就让王老师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骈散结合的行文,这精炼古雅的措辞,这由天文地理自然引申至人生哲理的宏大起兴……功底极其深厚!
绝非寻常高中生为了炫技而胡拼乱凑能写出来的!
这起手式,已然有了几分唐宋八大家论说文的格局气度!
他瞬间收起了所有的轻视与怠慢,神情变得无比凝重。
他急忙移动鼠标,停止了计时,然后猛地举起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向不远处的作文阅卷组组长示意:“组长!
请您过来一下!
这里……这里有一篇作文,需要您看看!”
作文阅卷组组长姓李,是省内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语文教育专家,来自顶尖高校的教授。
他听到王老师略显焦急的呼唤,心里“咯噔”
一下,还以为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卷”
,比如极端负面情绪、敏感政治话题或者完全不知所云的涂鸦。
他不敢怠慢,立刻站起身,快步走了过去。
“怎么了,王老师?是卷面有问题还是内容……”
李组长一边走一边低声询问。
“不是,组长,您……您自己看。”
王老师让开位置,指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语气依旧带着震惊,“这篇作文……是文言文写的!”
“文言文?”
李组长眉头瞬间拧紧,脸色也沉了下来。
在他的阅卷生涯中,不是没遇到过试图用文言文写作的考生,但九成九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通篇语病,典故错用,让人哭笑不得。
他心中已然做好了看到一篇“惨不忍睹”
之作的准备。
然而,当他站在屏幕前,目光落在那些苍劲有力(从笔迹可见风骨)的文字上时,仅仅读完了第一段,他脸上的不耐与凝重就瞬间被一种极度的惊愕所取代!
“……观夫人生寰宇,亦犹星之悬天、舟之泛海,必审其方位而后可成其道也。”
这立意,这文笔!
他下意识地扶住了王老师的椅背,身体前倾,几乎要将脸贴到屏幕上,开始逐字逐句,屏息凝神地阅读下去:
昔者屈子沉吟泽畔,非不知渔父之乐,然兰蕙之性岂甘同于蒿艾?遂怀石赴湘流,留《离骚》照汗青。
此守其志而彰其值也。
陶潜解绶归田,非不谙仕途之显,然松菊之节安肯折于斗米?故东篱采菊,令千载仰高风。
此安其位而全其真也。
由是观之,士之价值,非系于显晦,而在守道不移耳。
以屈原、陶渊明为例,一殉道,一归隐,精准阐释“定位”
与“守道”
对实现个体价值的关键作用。
典故运用贴切自然,对比鲜明,论述有力。
若夫范希文划粥断齑,处江湖则忧黎庶,居庙堂则固边防。
其《岳阳楼记》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岂非立身有定,故能进退皆忧乐天下耶?至若张横渠立“为天地立心”
之誓,王阳明践“知行合一”
之旨,皆因定位明确,故能成万世师表。
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非虚言也。
笔锋一转,引范仲淹、张载、王阳明为例,论述更高层次的“位”
——心系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