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竹韵包间那极致的人工寂静,如同一层厚重的、无形的隔膜,将林晚与外部那个充斥着数据追踪、血腥追杀和无形威胁的疯狂世界暂时隔绝开来。茶香依旧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萦绕,根雕茶台冰凉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但这一切都无法平息她内心翻涌的惊涛。陈默推过来的那个小小的、密封严实的证物袋,以及袋中那几根看似毫不起眼、带着岁月痕迹的花白短发,像一枚精准投入她心湖最深处的深水炸弹,引爆了积压已久的所有疑虑、恐惧和一丝病态的期待。
周瞻宇。
那个名字如同幽灵般在她脑中盘旋。宙斯科技的精神象征,早已退居幕后的商业传奇,慈善晚宴上笑容和蔼的老者……这一切光鲜的表象之下,真的隐藏着“国王”那张冰冷无情、视众生为棋子的恶魔面孔吗?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疯狂滋长。她需要证据,不是推测,不是逻辑链条,而是铁一般、不容辩驳的科学证据。这证据将决定她下一步的方向,甚至可能决定她的生死。
她没有丝毫迟疑,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拈起那个轻若无物却又重若千钧的证物袋,仿佛那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她向陈默投去一个复杂难辨的眼神——那里面有残存的一丝审视,有孤注一掷的决绝,也有某种达成共识的冷硬默契。没有多余的言语,她迅速将证物袋塞进外套内侧最隐蔽的口袋,贴肉存放,然后像一道融入阴影的轻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听雨轩”,重新汇入老城区午后慵懒而平凡的人流之中。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对林晚而言,是一场在刀尖上行走的、无声的煎熬。她不能,也绝不会信任任何官方或公开的基因检测机构。那无异于将自己和这份关键的证据亲手奉上,自投罗网。她必须动用那些早已被她封存、属于“弥涅尔瓦”时代的、游走在全球法律与道德灰色地带的隐秘资源和渠道。
她辗转于多个城市边缘地带,利用公共网络和经过高度伪装的虚拟身份,通过一个由数十个加密代理节点和门罗币交易构筑的、如同迷宫般的匿名网络,最终联系上了一个位于东欧某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首都地下深处的、仅有极少数“圈内人”知晓的私人基因实验室。这家实验室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回声”。它以“不问来源、不问用途、不留存任何样本与数据、绝对物理隔离、结果仅通过一次性加密信道传递”而闻名于特定的黑暗世界,其服务价格高昂得令人咋舌,客户名单更是充斥着各国通缉犯、跨国间谍组织头目和那些需要处理“家族隐私”的古老财阀。
将那份珍贵的头发样本,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跨越三国、经由多个无法追踪的匿名包裹驿站中转的复杂物流链送出之后,便是漫长到令人发疯的等待。
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用慢火灼烧着她本就紧绷到极致的神经。她躲藏在陈默通过加密信道提供的一个新的临时安全点——一个位于老旧筒子楼顶层、家具蒙尘、散发着霉味、但同样经过了基础电磁屏蔽处理的狭小单元房里。她不敢开灯,不敢发出大的声响,甚至不敢长时间站在窗前。她像一只受伤后舔舐伤口的母兽,蜷缩在房间最黑暗的角落,怀中紧紧抱着那部预付费手机和改装过的笔记本电脑,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等待着那个将宣判命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