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先跟阿姨打了个招呼,照例将一封红包塞到了阿姨的手中,阿姨乐的眉开眼笑。
她最喜欢的,就是齐先生这个、最“懂事”的小弟子了。
每个年节,别管人到不到,反正红包从来不会少了她的。
齐先生笑眯眯的看着他这个、莫名其妙收下来的、“不成器”的关门弟子,伸伸手,将他招到了身边。
唐伟东肃手走到了自家先生的身前,恭恭敬敬的给齐先生磕了一个头,给先生拜了一个晚年。
起身后,他凑近齐先生,笑嘻嘻的说道:“先生,您最近身体还好吧?”
“好,好,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齐先生也跟唐伟东开起了玩笑,可见他对这个最小的、弟子的疼爱程度有多深。
可能好日头也过去了,齐先生在唐伟东的搀扶下,回了室内。唐伟东帮先生泡上茶,师徒二人随意的说着话!
俗话说,“贼不走空”,呸呸呸,不是,是唐伟东每次来,从来不会空手而回。
这次也一样。不知道齐先生是怎么想的,竟然主动写了一副字,送给了唐伟东。
或许是在考校中,觉得唐伟东这厮的学问,依然没有长进而有感吧!
字也不多,只有区区十四个字: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这是出资荀子的修身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路虽远,不走永远到不了。事虽小,不做永远也不会成功。
后来有人改动过后,就成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本来齐先生警训的是,让唐伟东再忙也不能落下学问,结果唐伟东却很自然的理解成为了“行事警言”,并且对这两句深以为然。
他还准备带回去、裱起来,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当做人生的座右铭来用呢。
不知道齐先生知道后,会不会抄起拐棍儿,去打死这个不肖之徒!
趁着天色还早,唐伟东又去了长安先生等几家,与自家先生颇有深交的长辈家里,挨个给他们拜了个年、问候了一声。
当然,随手顺点啥东西,那是必须的,反正大家都习惯了,最多也就是笑骂几句罢了。
这也是亲昵的一种表现,要是换个其他人试试来?不被人家打出去才怪呢!
最后唐伟东还骚达到电视台去杨台长的办公室坐了坐,美其名曰:给他拜年。
其实,他大概就是想借机看看,电视台里的那些漂亮主持人们吧。
上次在三国的拍摄中,双方的合作很愉快,最后在分赃、不是,在分润利润上,也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所以从玖肆年开拍的、同样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电视台第一个联系的就是唐伟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