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政策,到时候是少不了的。
能在做好事做善事的同时,还能为自己企业将来的发展铺一条路,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租用的直升机,并不是一家公司的,因此,船上十三架直升机,型号也是五花八门。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起飞重量大,载重多,一切都是为了能投送能多的物资,和转移、救助更多的人员。
准备就绪的直升机驾驶员,按照之前拟定的计划,纷纷上了属于自己机组驾驶的飞机。但面对多出来的那架米26,也就是唐伟东的私人座驾时,所有人都犯了难。
实在是这架直升机太奢华了,奢华到谁都不敢开了。
唐伟东从来不会亏待了自己,在日常生活的享受上,那是怎么舒服怎来。因此,刚在这架代步的直升机的改装的花费上,就远远超过了购买直升机本身的费用。
这哪是一架直升机啊,简直就是一架移动的办公室,或者,更夸张一点说,就是一栋飞行的宫殿。
不仅配置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系统,安全保障系统,还兼具办公、会客功能。
而且还在有限的空间内,增设了一处休息室,里边有张小床,还有卫生间。
这样的飞机,你拿去拉货、救灾,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面对这架飞机的使用,让指挥部作了难。
唐老板倒是无所谓,他也不在乎,他贡献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糟蹋使用”的准备了。大不了过后再把里边进行重新装修就是了,这点小钱,对不差钱的唐老板来说,完全不在话下。
他为了救灾能舍得,有关部分可不敢真去祸祸,经过层层上报后,指挥部最终做出了决定:将这架飞机作为移动救灾飞行指挥中心来使用,就不参与一线救援任务了。
那啥,还有一个功能,等大佬级别的人来视察灾情的时候,还可以作为临时专机使用。那太合适了,简直完美!ъiqugetvm
唐伟东只是跟随直升机去灾区转了一圈,搬运了几次物资,就回了沪市。人得有点眼力劲儿不是,人家救灾忙活的要死,哪还有功夫接待他啊,这不是给人家添乱嘛。
反正不管是善款,还是救灾物资的交接、发放,都有基金会的专人在接洽,还不至于让唐老板亲自出面。
就这一趟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看到的实地灾情,远比媒体上报道的来的更真切,灾情也比媒体口中更为严重。
损毁的农田、倒塌的民房,中断的道路,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这也第一次让唐伟东切身体会、见识到了,天灾的可怕之处。
唐伟东无比庆幸自己是出生在东山省,这里仿佛就像是得天独厚、受到了老天的庇佑,种花家近代史上经历过的无数大灾大难,全部都像刻意的避开了这片土地一般。
风调雨顺谈不上,但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坎坷。或许,这也有沟通三界的泰山坐镇一方,和泰山老奶奶的一份功劳在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