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率先答完(1 / 5)

    北源府贡院,庄严肃穆。

    随着开考的钟声响起,两名衙役一组,捧着高大的木牌,开始在狭窄的巷道中缓缓巡行。

    苏墨坐在那间破败的号舍中,目光如电,迅速扫过木牌上的考题。

    四书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出自《管子・牧民》

    五经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自《周易・系辞》

    试帖诗:五言六韵,农桑颂。

    当苏墨看到这三道题时,他那颗悬着的心,瞬间落回了实处。

    果然如此!恩师所言不差。

    在看到题目的瞬间,他立刻联想到了此次府试的主考官,北源知府孙阳。

    孙阳是实干派官员,在任四年专注农桑。

    这三道题,简直就是为孙阳的执政理念量身打造!

    仓廪实、衣食足、农桑颂这三者紧密相连,意在强调民生基础与道德教化的关联。

    而那道《周易》题穷则变,变则通,更是点睛之笔。

    这分明是在问百姓贫穷之时,为官者当如何变通,才能让政令通达,国祚长久?

    孙知府要的不是空谈礼义,而是要务实为民的策论!

    苏墨心中大定。

    他提起笔,在草纸上飞快地写下了四书题的破题:

    民生充裕乃礼义之基,衣食无虞方知荣辱之辨。

    他没有片刻停顿,文思泉涌。

    文章紧紧围绕着务实二字展开,将孙阳在北源府推广新式农具、改良粮种的政绩,巧妙地融入其中。

    他论证的核心只有一点:

    为官者,当效法先贤,先保百姓衣食,仓廪既实,再推行礼义教化,则民风自淳,荣辱自知。

    这篇文章逻辑严谨,言辞质朴,没有半分华丽辞藻,却能句句切中孙阳的施政偏好。

    紧接着是五经题。

    他以舜发于畎亩之中为例证,论述变通之道,在于因地制宜,不拘成法,以利农桑为先。

    至于那首农桑颂的试帖诗,对他而言更是信手拈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穿成龙傲天的咸鱼青梅[穿书]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穿越饥荒年,带姐妹花横扫天下 疯山锁春 长央 我是妖魔的心上人 大清盐霜 诗酒江湖:开局李白叫我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