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周四。晨雾散去,天空澄澈。
林怀安(郝楠仁)牢记卫天霖老师的点拨,彻底调整了策略。
晨跑不再追求距离和速度,而是专注于谭师傅教的呼吸与发力要领,刻意感受每一步的落地与蹬伸。
回归基础,打磨动作质量。
课间,他不再急于做新题,而是拿出数学课本,找到函数章节的例题,刻意进行“刻意练习”:
遮住解答,独立演算,对照答案,一步步复盘思路差异,直至完全理解。
他甚至将同类型的题归类,反复练习,专项突破函数图像的变换规律。
在课堂上,他抓住一切机会。
国文课夏先生提问文言虚词用法,他结合近期扎实的课文背诵,举手回答,虽不完美,但引据准确。
这是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更是用输出倒逼输入,检验基础是否扎实。
夏先生难得地点头表示认可。
五月五日,周五。
凌晨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寒意侵人。
林怀安挣扎片刻,还是穿上旧雨衣冲入了雨幕。
操场上空无一人,雨水打湿了头发和衣服,跑起来格外艰难。
每一步都像在泥泞中挣扎。
但这正是对意志力的极致锤炼。
他咬紧牙关,心中默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体能基础,就在此刻打磨!”
跑完全程,虽狼狈不堪,但一种战胜惰性的巨大成就感油然而生。
五月六日、七日,周末。
他严格推行 “时间块”管理法。将一天划分为清晰的时间块:
清晨块(5:00-7:00):体能基础训练(匀速跑、基础力量)。
上午块(8:00-11:30):主攻数学、国文基础(课本例题重做、课文精读背诵)。
下午块(14:00-17:00):史地基础梳理(默写关键年代、地图填绘)、英语音标及课文跟读。
晚间块(19:00-22:00):综合复习,错题重做,预习次日内容。
每个时间块内全力投入,块与块之间强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