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陈安睡得晚,但他起得早。
依然感觉神清气爽。
站在云麓宫往山脚看,便可以看到绿色像一个绵绵厚厚的帽子瘫软地盖住了麓山和周围。
只有走进那些绿色,才能够看到郁郁葱葱的树冠下也有密集的街道和商铺。
麓山的灵气和密集丰厚的绿植,让这里的晨间有别于城市的其他位置,格外清新舒服一些。
当然,和陈安习惯了的麓山顶的心旷神怡,还是稍稍有些区别。
毕竟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更多的是人间烟火气,而不是香火的迷人味道。
陈安很喜欢生活着的每时每刻。
以前在西北偏殿里,只能够感觉到日落月升的光线晦暗变化,也能够察觉到四季的不同。
有时候刮着屋顶的风是冷冽的,有时候从窗户边渗进来的风都是懒洋洋的,也有时候会听到熟悉的鸟叫声,是南归的某一只,然后在某一时刻悄然无息地离开,如此循环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大概是死了的。
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到如今终于能够像普通人一样,用肌肤感受温度,呼吸感受气息,看着天气预报加减衣服,再喷出一口气看它氤氲又消散。
切身的感受和坐在神台上猜测和琢磨,是完全不同的。
做神像的一天,只是感受光线变化,而只有做人,从清晨到黑夜,从活动到入睡,才是完整的一天。
陈安五点钟就起来了,洗漱之后整理仪容,便开始焚香吟诵《太上玄门早晚课经》。
六神花露门供奉的神祇不同于其他道门,但是吟诵学习的经文倒是一般无二,并没有标新立异地编纂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一来,编纂经文难度很大,只有那些道门中流砥柱,一方泰斗,当代天师、玄门领袖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著书立说,建立自己的道脉。
二来,“大道”是天地之理,各人阐述不同,却是殊途同归,没有必要自行再搞一套说法出来。
吟诵完经文,陈安来到常曦月的房间里看了看。
李蟾影“洞房”后的早间,她的亲朋戚友才知道她做了什么事情。
这样的行为,明显已经脱离了宗教信仰的范畴,在大众眼中属于愚昧的封建迷信,大概和冥婚之类的是差不多的,诡异得让人发怵。
自然会被父母打骂,被长辈训斥,小常曦月是跟着来看热闹的,懵懵懂懂听明白了大概是小姨嫁给了神像爷爷,但马上要被带走。
于是小常曦月就自告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