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竺暗自思忖,秦明作为青州地方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此情境下出征实属理所应当,即便她知道兵败的结果,也一时找不到理由直接干预。
也罢,还是将重点转移到后面吧。
想到此处,她看了眼武松,拱手对韦暄道:“大人,此时忧虑也是无益了,不妨明天一早点上五十个善使棍棒的保正、民壮,安置在城郊进行巡绰,若秦统制凯旋,自然无事;若有不测,也好及时应对。”
“只能如此了。”韦暄应道。
另一边,武松接收到郁竺的眼色心领神会,连忙主动请缨道:“大人日夜操劳,此事交由武松便是。”
韦暄颔首,示意他不必多礼:“你办事,我一向放心。随机应变,有任何情况,速来禀报。”
翌日晨光初破,武松自去招募民壮,韦暄随慕容知府在城外赏军,郁竺也跟着来到城外,挑了处不起眼的地方站定。
目光所及,一百精骑与四百步军如林般矗立于城垣之外,旌旗招展、戈戟森森。
虽说宋朝的军队战斗力一直为后世诟病,郁竺此前心里也有点瞧不上,但亲眼目睹这五百将士整装待发,气势如洪,心中还是生出感慨,不禁遐想,若是千军万马齐出,那将是何等震撼人心的场面。
城门前,一条长案蜿蜒铺展,绵延百米有余,上面依次摆着数百个陶碗,早有公差忙碌其间,酒水斟满,馒头与熟肉摆放得井井有条。
慕容彦达手持一个陶碗,将酒水一饮而尽,然后高举过头顶,再重重地,碎裂之声响起,军中随之爆发出一阵叫好。随后,各军士也依次上前,领取各自的酒肉,士气很是高涨。
正当此时,城内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队人马缓缓而出。
却见最前头是一个引军红旗,上书“兵马总管秦统制”。紧随其后,一柄密嵌铜钉、寒光凛冽的狼牙棒跃入众人视线,直至最后,一位身披银色龟背铠、脚踏绿色云根靴的将军,跨坐高头大马之上,缓缓驶出城门。
郁竺知道那必然是霹雳火秦明,定睛看去,只见他膀腰圆、面如重枣、眉毛倒横,心道果然是一员猛将。
秦明远远瞧见慕容知府在城外赏军,连忙让一旁的军士接过狼牙棒,翻身下马,重重一拜。慕容彦达见状,虚手相扶,又亲手递上一盏酒,待秦明一饮而尽他才道:“善觑方便,早奏凯歌。”
“定不辱使命!”
辞了慕容彦达,秦明飞身上马,摆开队伍。
此时,四处放起信炮,五百人便在这炮声轰轰中,直奔清风寨而去。
“如此,便能心安了,只等秦统制旗开得胜,凯旋而归了。”
郁竺循声看去,却不知吴胜又何时站到了自己身边,她也不反驳,笑了笑:“此事自是吴老大功一件。”
“?,过奖,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