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卿浑身一震,“这就是平价输粮!!”
他们此刻眼神震惊的看着萧启桓,完全不敢相信他是如何能把这些串联在一起的!
明明看似平平无奇的手段,但是组合起来,却让人心惊不已。
甚至如果不是萧启桓说开了,他们甚至一时间都想不到其中的关隘!
萧启桓知道垄断的暴利,说白了现在的情况,因为大家没有跳出两淮之地,自然让两淮商会无意中获得了垄断地位,自然可以坐地起价!
而他的方法,让各地商人都加入这场利益之争进来!
萧启桓接着道:“国家赈灾,让利肯定是要让一些的!”
“但是如何让利,是一门学问!!”
萧启桓的话语让沈墨卿频频点头,甚至连萧云璟都下意识的点了一下头。
他们两个来到大晟的堪舆图前,神色激动,不断比划。
确实,如果能以国家名义,打出旗号,以大晟现在的声望绝对可以调动大量的商人的。
不是所有商人都完全没有良心,没有爱国之意,如果有利可图,他们也不介意博一个好名声。
之前官方赈灾,需要收购粮食,那自然就成了一桩买卖。
买卖买卖,这就是利益问题!
现在萧启桓的“招商赈捐,平价输粮,以功抵税”!
说白了,好像是让商人们捐粮赈灾,实际上他们一算绝对有利可图。
尤其萧启桓了解到,在古代商人的赋税其实是很严苛的。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农抑商本就是国策之一!
如果人人经商得利,那么谁还种田!
所谓的两倍抵税,在古代,其实说不定还是“重税”,只是抵了一部分商税而已。
商会涉及产业很多,粮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用粮食的两倍抵税,对比他们的各个产业来说,其实也就是杯水车薪。
不过只要有利可图,商人逐利就会动起来。
之前全是两淮商会赚,他们插不了手!
购粮成本,运输成本等等,如果国家不让利,外来商会肯定不会把粮食运到江西一地,因为没有利润!
现在不一样了,两倍抵税,今年花进去买粮的钱,明年可以在其他方面两倍赚回来。
这样不仅仅是粮商,其他商会为了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