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的咖啡店里,一直有新人想要加入英语角。
这里同学校的英语角不同,没有老外,但据说英语专业的高手都在这里了,还能有钞票赚。
经常有几个自觉英语还可以的同学凑在周围,时不时地搭上几句话。
“GRE?”
听到这个字眼的时候,几个围观的同学有些意外。
有来得多的人便同他们解释:“这个英语角不是英语专业的同学弄出来的,是物理系的同学搞的。你以为二叔白叫的?”
“这和二叔有什么关系?”
“二叔的侄子在物理系,人家搞出来的,服了吧?”
“这样啊……那是要服的……”难怪前几天老板穿着物理系的篮球衣。
很多人在关注沈墨的GRE,在英语角,大家能知道他的水平不错,但GRE是一个量化的工具,可以用分数体现出沈墨的水平。
张晓丽从外面进来:“二叔,高乐高,谢谢。”她把手里的月饼放在了柜台上:“二叔,客户给的,我看着还不错,您留着尝尝。”
沈川拎起月饼,一个很漂亮的盒子。
“看着蛮高档的嘛。”
“看着高档,味道怎么样不敢保证。”张晓丽笑嘻嘻地说道:“沈墨他们到了吧?”
“在里面呢。你先去坐,二叔马上给你端过去。”
沈川给张晓丽冲了一杯高乐高,又把月饼取出来,切了几块,放在小碟子里,一起给端过去。
最里面的角落围了不少人,张晓丽大模大样过去,占了个座位。
“准备得怎么样了?”她开口问道,用的是英语;到了这里,坐下之后她会自动切换语言模式。
“准备晚上再做一套真题。”沈墨回道。
“语言 650+,数学 750+,分析 700+;这个分数会比较合理。”张晓丽在帮沈墨和卢清做分析,她认为这两个人是可以达到的。
沈墨和卢清之前讨论过,张晓丽给出的分数他们一定要达到,在这个基础上尽量多考一些,增加竞争力。
“你们的申请寄出去多少天了?”张晓丽好奇问道。
“快一个月了……”
“不要焦躁,趁着还没到,你们多背一点单词,多做几套真题。”
冯苍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