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颇具火候,短短几日内,已把《一阳指》修炼到三品境界,你在夸我的时候,是不是亦在自得?「
「我修炼的再快,还不是没能比得上你。」段誉有些颓丧道:
「我感觉吧,在武功面,怕是此都不能追上你。」
「我当初送给慕容复的四个字,同样也送给你,菜就多练。」温良回了一句。
段誉的沮丧来得快,去得也快,便稍显好奇的问道:
「你为何始终不愿意恢复原本样貌,穿回装?」
温良语气轻缓:
「我不想做大理郡主,还准备常年在江湖中游历,自然是作男装打扮最自在又舒适。」
段誉心中一阵失落,自从在琅嬛福地见到那尊玉像后,一直在想若是擂鼓山的王姑娘穿回女装,将会何等的倾国倾城。
而今就算知道原来王姑娘是自己的妹妹,心中还是好奇女装扮相的她,有怎样一番的仙姿佚貌,可惜一直不能如愿。
一旁的段正淳则是满脸欣慰,实在是没料到自己的一双儿女会如此天赋异禀,皆不到双十的年岁,便可修炼《六脉神剑》。
他一想到自己后继有人,嘴角也不禁上扬,以至于不愿再耽误什麽时间,兴冲冲带自家儿女赶往天龙寺。
由于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便于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就在诸寺之中最是尊荣。
温良在段正淳的带领下,进入天龙寺后,便见寺内有三阁丶七楼丶九殿丶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
不过寺内气氛不知为何较为凝重,随后谒见方丈本因方丈。
本因方丈同样是大理段氏中人,哪怕已经出家,一听俗家出了两位武学奇才,也不免兴高采烈起来,一时冲淡了眉宇间的凝重之色。
便带着三人到一间名为牟尼堂的宽敞禅室之中。
室内有四名老僧,他们身形各不相同,或精瘦,或魁梧,其中三名乃本因方丈的师兄弟,分别为本观丶本相丶本参。
最后一位脸有半枯半荣异相的老僧,则是天龙寺中辈份最高的枯荣长老。
本因方丈对四僧诉说俗家大理段氏出现两名能修炼《六脉神剑》的后辈,他们纷纷定眼看向温良和段誉。
温良则饶有兴趣的打量枯荣大师,眼中没有半分对其略显惊悚面相的不适。
枯荣大师嘴角扯出一抹笑意:
「正淳说你是女儿身,前来是想学《六脉神剑》,怎麽看你的样子,反倒对老衲所学甚是感兴趣。「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春秋,一春一秋之间,是为枯荣。」温良笑吟吟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