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诚信之名渐起。
又过了一段时日,族内部因分配问题起了争执。
狩猎队用大量兽皮从农耕队换取了过冬的谷物,但狩猎队觉得自家兽皮珍贵,换得的谷物少了。
农耕队则觉得自家谷物是活命之本,兽皮华而不实,换多了吃亏。
双方争执不下,请王亥裁决。
王亥也觉得棘手,兽皮与谷物,功用不同,如何精准衡量其价值?
他再次求教于云霄。
云霄道:「物之价值,敦轻敦重,并非一成不变。
他们一者付出的兽皮,其价值在于御寒,装饰。
另一者是付出谷物,其价值在于果腹,维系生机。」
「若逢严寒之年,兽皮价值自然攀升。」
「若遇风调雨顺,谷物丰收,谷物价值或稍降一些,但总量增加。」
「他们之争,在于只看到了自身付出之中,却未见对方付出,也未考虑对方的需求。
''
王亥眼中光芒渐亮,「老师的意思是,交易并非死板的等价,而需考量双方需求,物品的需求以及时节的变化等,寻求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且于部落整体有益的平衡点?」
「然也。」云霄赞许道,「在尔等心中,需以公正之心,权衡各方利益,方能令交易长久,部落和谐。」
王亥深受启发,他不再简单裁定谁亏谁赚,而是引导双方陈述各自的需求和困难,综合考虑需求变化,重新拟定了一个更为复杂,但也更显公平的兑换比例,并约定可根据年景微调。
争执双方心悦诚服。
此事虽得以解决,王亥心中却仍存一丝隐忧。
公允比例虽定,然口说无凭,若日后时间推移,一方反悔,或记忆有差,岂不又生事端。
他将此虑再次请教云霄。
云霄眸中闪过赞许:「亥,你思虑长远。
诚信存乎于心,亦需有物形于外,方能持久。
可知契与约?」
王亥若有所思,「老师说的是,先贤刻木记事之法?」
「不止于此。」云霄微微摇头,「刻木可为凭,然其核心,在于双方共认其上的记载,自愿受其约束。
此便是契约」。
将交易的物品丶数量丶约定条件明刻于契,双方各执其一,或存于公处,以此为信。
如此,承诺便非空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