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祭出各自的本命灵宝,也被绝对的实力差距稳稳压制。
没过多久,三人便被「抡」得毫无脾气,最终不得不鼻青脸肿的承认,「道法不及师兄」。
尤其是普贤,肿的最为厉害,完全看不出原本俊逸的上仙摸样。
「师兄神通广大,吾等佩服!」慈航道人面色复杂,率先认输。
文殊和普贤也只得低头,心中那点对多宝和佛教的轻视,此刻已荡然无存。
毕竟,太疼了!
多宝这才满意,宝相庄严,「三位师弟承让,既然神通已论,接下来,便论一论佛法真意吧。」9
这一次,慈航三人心悦诚服',乖乖坐好听讲。
多宝端坐莲台,口宣佛号,开始阐述他东来佛教之精义。
从「众生皆具佛性」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及以大智慧丶大慈悲丶大勇猛,行菩萨道,普度众生,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其法源自上清截教之截取天机,融汇西方慈悲之形,却更重当世修行,智慧启迪,自立自强,而非一味追求虚无来世。
起初慈航三人还带着抵触,但听着听着,尤其是多宝结合他们自身修行困惑,以佛法真意进行点拨时,三人渐渐沉浸其中。
他们发现,多宝的佛法,并非完全背离玄门,反而更像是对玄门大道的一种补充和另一种角度的阐释,其中蕴含的智慧,竞与他们玉清仙法在某些层面隐隐契合。
尤其是其中关于「慈悲」丶「智慧」丶「行愿」之力与道果的关系,更是深深触动了慈航丶文殊丶普贤各自的道心。
不知过了多久,当多宝停下讲经,三人仍沉浸在玄妙的道境之中,脸上时而恍然,时而欣喜,时而沉思。
良久,慈航道人率先睁开眼,起身对着多宝郑重一礼,「听师兄一席话,慈航茅塞顿开。
往日执着于形迹,却忽略了心性根本与行愿之力。
师兄佛法,圆融智慧,直指大道,慈航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