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李慧兰几乎给所有亲近的亲戚电话打了个遍。
祝贺声,恭维声,羡慕声,不绝于耳。
李慧兰和陈建国,这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他们俩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那股子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几乎要从电话线里溢出来。
从一开始的激动、语无伦次,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侃侃而谈,老两口仿佛在一夜之间,就适应了状元父母这个全新的身份。
陈默看着眼前这热闹而又温馨的一幕,也忍不住笑了。
陈默没有去凑热闹,而是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先是给夏晚星了微信,告诉她自己已经到家,并约好了明天一起去学校“领赏”
。
然后,他才打开电脑。
没有去看股市,也没有去看小说。
他点开了一个早已收藏好的网页——复旦大学的官方招生网。
屏幕上,那古朴的校门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的校训,映入眼帘。
清华的五道口金融学院,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这些上一世他连想都不敢想的名字,此刻,都成了他可以随意采撷的囊中之物。
但他最终,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魔都,选择了复旦。
原因无他。
北京,是权力的中心,是规则的制定者。
在那里,人脉、背景、圈子,往往比实力更重要。
对于他这种白手起家的重生者来说,那片土壤,太过坚硬,也太过复杂。
而魔都,这座被誉为东方魔都的城市,则是资本的乐园,是冒险家的天堂。
这里,更看重效率,更崇尚实力,更相信奇迹。
在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以及新消费浪潮中,这座城市,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诞生机遇最多的地方。
他要做的是要站在这片离钱最近的土地上,去利用规则,甚至……创造规则。
而复旦大学,作为魔都乃至全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不仅拥有国内最顶尖的金融学术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代表的,是整个长三角地区最精英、最庞大、也是未来最具价值的校友网络。
这,才是陈默真正看重的东西。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三个字上。
——经济学院。
上一世,他报的其他二本学校的土木工程,结果分数不够,调剂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刚好遇上时代的风口,但最后还是学历太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从事了教培行业。
而这一世,他要学的不再是实际上的某种技术,是如何驾驭资本,是如何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成为那个制定游戏规则的人。
他的鼠标,在“金融学”
这个专业上,轻轻一点。
看着屏幕上那详细的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心理学》……
陈默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的、充满了野心的微笑。
他知道,一个新的、更广阔的战场,正在向他敞开大门。
……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海城时,整个城市,都因为一则新闻,而彻底沸腾了。
【海城晚报-头版头条】:《十年寒窗终成名,我市诞生史上位省理科状元!
》
【海城电视台-早间新闻】:“……据悉,这位名叫陈默的同学,来自我市重点中学海城一中,以总分72o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本年度省理科状元的桂冠!
创造了我市教育史上的新纪录……”
陈默这个名字,和72o这个数字,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海城的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