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五十分,数学考场。
陈默打了个哈欠,感觉有点犯困。
对他来说,高考的气氛还不如上次在维也纳酒店给那帮体育生上课来得紧张。
陈默拿到试卷,依旧是老习惯,花了一分钟,从头到尾扫了一遍。
“嗯,难度适中,比上次模拟考还简单点,看来出题老师今年心情不错。”
他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
开考铃声响起。
陈默拧开笔盖,瞬间进入状态。
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对他而言,基本就是送分童子。
什么函数求导、立体几何、概率统计,在他眼里,跟“1+1”
没啥区别。
他做题的度快得飞起,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残影,出“沙沙沙”
的声响,像一台高运转的印刷机。
坐在他旁边的哥们被这气势搞得压力山大,手心直冒汗,心想:“卧槽,隔壁这货是来进货的吧?”
不到一个小时,陈默已经杀到了最后一道压轴大题。
解析几何,老朋友了。
题目很长,各种点、各种线、各种动态,看起来花里胡哨,想把人绕晕。
“呵,又是设而不求的点差法,换了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微笑,直接在答题卡上龙飞凤舞。
设点、联立、韦达定理、斜率公式……一套操作行云流水,不带一丝烟火气。
整个过程,计算量被他用最巧妙的方式压缩到了极致。
五分钟后,当考场里大部分人还在为第一问抓耳挠腮时,他已经写下了最后一个答案,完美收工。
总用时,一个小时15分钟。
他放下笔,看了一眼窗外,感觉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为了不显得太惊世骇俗,他决定趴在桌上睡一会儿,顺便在脑子里构思一下《投资回报率》接下来的爆更情节。
……
另一间考场,夏晚星正襟危坐,像个优雅的白天鹅。
她拿到卷子,深吸一口气,想起了陈默考前对她说的话。
“别怕,数学就是纸老虎。
你把它当成设计图纸,找到里面的逻辑和结构,它就没那么可怕了。”
她翻到最后一道大题,看到那熟悉的解析几何,非但没有紧张,反而会心一笑。
她想起陈默在图书馆里,手把手教她画辅助线,用笔尖轻轻点着她的本子,温热的呼吸拂过她耳畔的场景。
她的脸颊微微一烫,随即收敛心神,拿起笔。
她没有像陈默那样追求度,而是一步一步,将陈默教给她的模板工工整整地写了上去。
虽然度不快,但每一步都无比扎实。
……
六月八日,上午,理科综合。
当试卷下来时,考场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我操,今年的题怎么这么难?!”
陈默扫了一眼试卷,眉头也微微挑了一下。
确实,今年的理综题,难度比往年拔高了不少,尤其是物理和化学,出了好几道非常规的“情景创新题”
,很考验学生的现场分析能力。
但这对他来说,正中下怀。
题目越难,越能拉开差距。
他深吸一口气,笔尖落下。
物理选择题,什么“同步卫星”
、“电磁感应”
、“光电效应”
,在他眼里,都是弟弟。
他甚至不需要完整的计算,凭借上一世研教辅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二级结论的肌肉记忆,扫一眼题干和选项,答案就自动浮现在了脑海里。
化学部分,有机物的推断,化学平衡的移动,电解质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