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指间流沙,在白日枯燥繁重的理论学习与夜晚血色空间残酷实战的交替中飞流逝。
这一周,完全按照周司令最初的安排,宋北以及所有参与培训的军官,连同他们的随行人员,全都投入到了高强度的军事理论课程中。
课堂被安排在一处戒备森严的军事学院内,讲师皆是军部经验丰富的老教官或理论专家。
一套套体系严密、涵盖极广的军事理论被硬生生灌入每个人的大脑:
从最基础的部队条例与铁一般的纪律,到复杂繁琐的后勤保障与供应链管理;
从经典的蔚蓝陆军步炮协同、装甲突击战术,到适用于星际环境的舰队编队、登陆作战要点;
(尽管好多现在都用不上)
甚至还包括了心理学、基础外交、异星环境生存等等辅助科目。
课程排得极满,内容深奥且枯燥。
然而,台下坐着的无一不是精英,每个人都深知这些知识在未来可能关乎自己乃至无数麾下士兵的生死存亡。
就连一向跳脱活跃的瘦猴,也收敛了所有嬉皮笑脸,咬着笔头,眉头紧锁,无比认真地做着笔记。
宋北则更是乐在其中。
白天,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那些系统化的军事知识,学习如何更高效、更精准地“打架”
;
晚上,则在血色空间里被三名c阶巅峰的血色武士轮番痛殴,亲身体验如何更抗揍,如何在绝境中“挨打”
并寻找反击机会。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和互补,让他感觉每一天都无比充实,实力也在以一种可怕的度沉淀和提升。
眨眼之间,一周已过。
选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
这天清晨,所有五十名参赛军官被统一召集,乘坐专用的密闭悬浮车队,在前后武装车辆的护卫下,驶向了京都市中心一处从未对外公开过的秘密基地。
基地入口隐藏在一座看似普通的大厦内部,经过数道需要验证身份、瞳孔、灵波频率的厚重合金闸门后,车队才得以深入。
沿途戒备之森严,令人咋舌。
光是明面上驻守的、涂装着星海研究所徽记的二代制式机甲,宋北就看到了不下九台!
暗处还不知道有多少探测器和防御武器。
进入基地内部,画风则陡然一变。
冰冷的军事化风格被充满未来科技感的银白色调取代。
宽敞明亮的通道内,随处可见穿着白色研究服、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员,各种智能机器人和悬浮平台安静地穿梭忙碌着。
旁边的林龙用胳膊肘轻轻挤了挤宋北,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敬畏道:
“看见没?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星海研究所’了,咱们蔚蓝真正的智慧核心和大脑!”
宋北默默点头。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和与林龙、陆恒等人的交流,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对高层一无所知的边陲军官了。
他深刻理解了“星海研究所”
究竟是一个何等然的机构。
说它是蔚蓝联邦的大脑,丝毫不过分。
举一个最简单粗暴的例子就能明白其地位——
目前蔚蓝联邦所有现役的三代机甲,其核心技术与生产线,完全由星海研究所独家掌控!
其技术壁垒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带队的人正是刘月磊教授。
他领着众人穿过数条复杂的通道,最终在一扇巨大的、流淌着幽蓝色能量回路的金属大门前停下。
“好了,就是这里了。”
刘教授转过身,面对五十名神情各异的精英军官,
“这里就是本次‘生存边界’虚拟对抗赛的场地——沉浸式虚拟实境舱室。
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