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别总想着搞万能型号。
不如像拼积木似的,干嘛活儿就换什么装备,专机专用才靠谱。
然后就是强调极端情况的机甲适应性,天南地北哪儿都能去——高原极寒、沼泽沙漠,都能跑能打。
其次是通用性,机甲结构别搞太复杂,零件尽量通用,坏了前线基地就能快换修,提高作战率。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千万控制成本!
不然再好也用不起。”
他加重了语气,
“能让我军更多部队列装得起、用得起、修得起的‘好’机甲,其战略价值,远胜于少数几台数据无敌却无法形成规模的‘完美’机甲。”
宋北的言结束了。
他没有引用任何高深的理论,每一句话都源自血与火的战场教训,朴素,却无比真实。
与黄奕之前那番华而不实、充满想象色彩的空谈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教室里一片安静,许多学生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和深思的神情。
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课本上的理论和前沿的概念,与真实战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怎样巨大的鸿沟。
宋北说的,才是真正接地气、能救命的“人话”
。
沈林教授听得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总结道:
“非常感谢宋北中校带来的这些宝贵的前线视角和经验。
同学们,你们要牢记,机甲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战场,服务于战士。
任何脱离实际需求的技术和设计,都是无根之木,纸上谈兵。
理论需要大胆创新,眼光需要看向未来,但双脚必须牢牢站在现实的土地上,绝不能闭门造车。”
这番话,相当于间接而有力地肯定了宋北的观点,否定了黄奕的思路。
黄奕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难看到了极点。
他想反驳,却现根本找不到任何切入点。
他最终只能悻悻地坐下,或许心中仍旧不服,但再也不敢公然挑衅。
而一旁的沈悠然,看着宋北,眼中充满了骄傲和钦佩的光芒,嘴角带着掩饰不住的、与有荣焉的笑意。
似乎在说:
“看到没,看到没,这是我家的…”
---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之外某处广袤的平原上。
气氛与教室内的学术氛围截然不同。
此地肃杀无比,剑拔弩张。
言庆那台冰蓝色的三代机甲“冰封王座”
静静悬浮在半空中,机体流转着冰冷的寒光,背后的冰晶翼刃微微展开,散着凛冽的气息。
而在他对面,同样悬浮着一台华丽无比的三代机甲。
那机甲通体呈现尊贵的白金色,线条优雅而充满力量感,背后赫然展开三对巨大的、由纯净能量构成的华丽光翼。
正是洛亚王国七殿下,亚瑟-洛亚十九世的座驾,
“六翼圣骑士”
。
在两台极具威慑力的三代机身后远处的空中,还分别静静肃立着数十台制式二代机甲,一边是蔚蓝近侍军的冰蓝涂装,一边是洛亚王室的纯白涂装。
如同两片沉默的钢铁乌云,彼此对峙,无形的压力让空气中的风似乎都凝滞了,不敢有丝毫呼吸。
“亚瑟殿下,久仰大名了。”
言庆的声音通过外部扩音器传出,带着一丝懒洋洋的笑意,打破了凝固的气氛。
“彼此彼此。”
亚瑟的声音响起,清冷而高贵,却同样带着一丝冰冷的锐利,
“言庆大人,‘第三席’的名号,在我们洛亚那边同样是如雷贯耳。
特别是在军部的必杀榜单上,可是常年高居不下啊。”
他的话语末尾,已然带上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