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并非宋北在墨灰城卫军总部见过的威武“铁卫”
,而是更显粗犷、甚至有些简陋。
厚重的装甲板覆盖着棱角分明的躯体,关节处的液压杆裸露在外,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涂装斑驳,不少地方还带着修补的痕迹,透着一股饱经风霜的实用主义气息。
“喏,认识一下,”
杨光拍了拍身边一台机甲的粗壮小腿装甲,出沉闷的响声,
“‘铁皮’,一代机甲,算是‘铁卫’它爷爷辈的老古董了。
皮实耐操,结构简单,摔坏了也不心疼,最适合你们这群菜鸟拿来练手!”
训练场上人声鼎沸。
除了宋北他们第四小队的新晋预备役,还有其他几个小队的成员。
兴奋、紧张、跃跃欲试的情绪弥漫在空气中。
一个技术教官站在场地前方的高台上,用扩音器讲解着基础驾驶理论,语飞快:
“…人机协同是关键!
神经束接驳后,机甲就是你们身体的延伸!
不要想着去‘操作’它,要想着去‘成为’它!
记住,机甲不是工具,是伙伴,更是战场上的第二条命!”
理论讲解如同填鸭,信息量巨大。
但对于拥有部分传承记忆碎片、对机械结构有着天生直觉的宋北来说,
这些理论仿佛唤醒了他血脉深处的某些东西,理解起来并不吃力。
瘦猴则听得抓耳挠腮,嘴里不停嘀咕着“脑域”
、“神经束”
、“协同率”
这些名词,一脸苦大仇深。
“好了!
菜鸟们!
理论听得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是骡子是马,上机溜溜!”
杨光一声吆喝,宣布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到来。
早已按捺不住的新兵们如同下饺子般,在老兵和机械臂的帮助下,
通过升降梯或者攀爬架,七手八脚地钻进各自分配的“铁皮”
驾驶舱。
嘭!
哐当!
咣!
哎哟!
滑稽又惨烈的场面瞬间上演!
第一台“铁皮”
刚刚完成神经接驳,驾驶员试图迈出第一步。
只见那沉重的钢铁巨足抬起,然后…以一个极其别扭的角度猛地踏下!
机甲庞大的身躯瞬间失去平衡,如同喝醉了酒的巨人,
轰隆一声巨响,直挺挺地侧摔在地,砸得地面一阵颤抖,溅起大片灰尘。
驾驶舱里传来驾驶员惊恐的尖叫。
紧接着,第二台“铁皮”
颤颤巍巍地迈出两步,第三步时右腿关节出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然后整条腿诡异地向内一折,庞大的机体如同推金山倒玉柱般向前扑倒,摔了个结结实实的狗啃泥。
第三台稍微好点,走了四五步,驾驶员似乎有点得意,想尝试一个转身动作。
结果动作幅度过大,重心瞬间偏移,机甲像个笨拙的陀螺般原地转了半圈,然后失去平衡,
重重地一屁股坐在地上,震得驾驶舱里的倒霉蛋差点把隔夜饭吐出来。
一时间,训练场上“铁皮”
倒地的巨响和驾驶员或惊恐或懊恼的叫骂此起彼伏,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杨光叉着腰站在场边,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
“哈哈哈!
精彩!
真他娘精彩!
老子就说嘛!
这铁疙瘩是那么好开的?摔!
给老子狠狠地摔!
摔出经验,摔出水平!
只要别把老子机甲摔散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