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真正实现城乡均等化?如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何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上山下乡’?这些都需要我们拿出具体的路径和措施。
这项工作,请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牵头,各乡镇配合。”
“第三,绿色展与生态价值的实现。”
他强调,“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
未来十年,我们不仅要守住,更要增值。
如何将生态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展优势?除了现有的康养旅游,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等新领域是否可以探索?环保局、林业局要深入研究。”
“第四,人才战略与创新驱动。”
周惟清语气加重,“‘赵磊们’回来了,我们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扎根、壮大?如何培养本土人才?如何构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软硬件环境?这是关乎英林长远展的核心问题。
组织部、人社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他最后说,“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英林、法治英林?政法委、组织部、大数据局要重点研究。”
他要求各牵头单位在三个月内,拿出各自领域的初步研究报告和规划建议。
同时,工作专班要立即启动面向全社会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座谈会、网络问卷、媒体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
规划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周惟清比以往更加忙碌。
但无论多忙,他都会尽量保证回家吃晚饭,享受与家人短暂的团聚时光。
这成了他高压工作下最重要的“充电”
方式。
晚餐桌上,有时也会成为他灵感的来源地。
他会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姜南星听。
“南星,你说,我们大力推广‘茶旅融合’,但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如何让游客来了还想来?”
他一边给儿子喂蒸蛋,一边若有所思地问。
姜南星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关键在于挖掘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提供深度体验。
比如,叶天的天叶茶业可以不仅仅让游客采茶制茶,还可以开设茶道课程,讲述英林茶马古道的历史,甚至可以结合二十四节气,推出不同主题的茶山生活体验套餐。
要让游客感受到,这里不只是产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周惟清听得频频点头:“有道理!
文化是灵魂,体验是核心。
你这个思路很好,我让旅游局和叶天他们深入研究一下。”
小林林虽然听不懂爸爸妈妈在讨论什么,但看到爸爸认真听妈妈说话的样子,也会学着爸爸,放下小勺子,歪着小脑袋看着妈妈,那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周惟清和姜南星忍俊不禁。
有时,周惟清也会把一些非涉密的规划思路,带到县委常委会或者书记专题会上进行“头脑风暴”
。
他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甚至鼓励争论。
在一次关于人才公寓建设标准的讨论上,就出现了不同意见。
有的同志认为应该高标准建设,才能吸引高端人才;有的则认为应该更务实,考虑县财政的承受能力和普惠性。
周惟清认真听完各方观点后,总结道:“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
我看可以分层次、多元化解决。
一部分高标准公寓用于吸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引爆点’;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市场主体建设更多适合青年创客、技术工人的普惠性租赁住房。
我们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