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辉一一婉拒了大规模的饯行宴请,只是在县委食堂,和班子成员以及部分共事多年的老部下,吃了一顿简单的告别饭。
饭桌上,气氛有些感伤,又充满了祝福。
何明辉端起酒杯,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最后落在周惟清身上,声音有些哽咽:
“同志们,在英林工作的这些年,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更感谢大家为英林这片土地和这里的老百姓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他看向周惟清:“惟清,我们搭班子这几年,有争论,更有默契。
你年轻,有冲劲,有思路,敢担当,英林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没!
我走了,英林这副担子就交给你了,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英林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周惟清连忙起身,双手举杯,神情郑重而充满敬意:“何书记,您言重了。
英林能有今天,离不开您这位班长的掌舵领航和鼎力支持。
您是我的老领导,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请您放心,我一定恪尽职守,和同志们一起,把英林的工作做好,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您的期望!
也祝您在新的岗位上一切顺利,宏图大展!”
夏云州、刘安、胡玲等人也纷纷起身敬酒,表达对何书记的感谢与祝福。
话语间,充满了对过往并肩战斗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各自征程的期盼。
何明辉离任那天,许多得知消息的干部群众自前来送行。
当他的车缓缓驶出县委大院时,周惟清带领班子成员,以及许多部门的负责人,都站在门口,挥手致意。
何明辉透过车窗,看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眼眶不禁湿润了。
他知道,英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生命里。
何明辉书记的调任,标志着英林县一个阶段的结束,也预示着另一个新篇章的开启。
展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传递到了以周惟清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手中。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周惟清望着楼下渐渐远去的送行车辆,心中百感交集。
有对老领导、老战友的不舍,有对组织信任的感激,更有对英林未来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挑战依然不少,但他身后,有团结一致的班子,有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有勤劳智慧的英林百姓,更有他温暖的小家作为最坚实的后盾。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张一家三口的合影上——照片里,姜南星笑靥如花,小林林在他怀里活泼可爱。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秋去冬来,英林县在周惟清的带领下,平稳度过了领导班子的交接期,如同一条积蓄了足够动能的航船,在新的舵手引领下,朝着更广阔的海域破浪前行。
周惟清深知,接过县委书记的担子,不仅仅是职务的变迁,更是责任几何级数的增长。
他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用更长远的目光,审视和规划英林的未来。
上任伊始,周惟清并没有急于推出所谓的“新官三把火”
,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凝聚班子合力、巩固现有成果和深入调研思考上。
他频繁地与县长夏云州沟通,两人在何明辉时期就配合默契,如今更是紧密协作,一个主抓全局和党建,一个主抓经济展和民生落实,相得益彰。
他主持召开了多次县委常委会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在第一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他诚恳地对大家说:“同志们,何书记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一个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英林。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