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林丹华”
、“天叶有机茶”
、“英林水果”
等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
招商局局长刘安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考察洽谈的投资商,项目库里的储备项目日益丰富。
而更让人欣喜的变化,生在人才流动的脉络上。
“人才回流”
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变成了真切切的景象。
曾经,英林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南下北上,去大城市寻找机会;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如同归雁,纷纷选择回到家乡,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特色产业展中心的协调下,一个由返乡青年自组织的“英林青创联盟”
应运而生。
联盟的负责人叫赵磊,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他曾在深圳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年薪不菲,但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他毅然辞职回乡,创办了一家专注于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公司。
这天,赵磊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中心,向姜南星汇报他们的最新成果——一个与“阳光绿谷”
智慧农业项目对接的土壤墒情和病虫害ai监测系统。
“姜主任,我们的系统通过部署在田间的传感器和无人机巡拍,可以实时收集数据,再利用ai算法进行分析,提前预警干旱和病虫害风险,并能给出精准的灌溉和用药建议。”
赵磊熟练地演示着系统界面,眼神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姜南星看着屏幕上清晰直观的数据分析和预警信息,连连点头:“非常好!
赵磊,你们这个项目很有前瞻性,正好弥补了我们智慧农业在精准化管理上的短板。
中心会全力支持你们的技术推广,可以先在几个核心基地试点。”
曾欢在一旁补充道:“主任,赵总他们的团队还开了一个小程序,链接本地的民宿和特产商城,游客扫描二维码就能直接下单,物流直达,很受游客欢迎。”
许笑笑也兴奋地说:“对!
这正好和我们茶旅融合、牡丹花海旅游的项目形成了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