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光伏项目,我们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步,利用我县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符合条件的非耕地区域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所电量既可并入国家电网,增加县财政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也可就近为我们的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清洁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他顿了顿,看向台下认真聆听的各部门负责人,继续道:“第二步,也是更具创新性的部分,是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模式。
比如,在牡丹种植园、茶园上空架设光伏板,板上电,板下种植,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在适合的水域,展‘渔光互补’,上面光伏电,下面水产养殖。
这不仅能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还能为作物和水产提供一定的遮荫,减少水分蒸,可谓一举多得。”
主管农业的夏云州先言,他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着感兴趣的光芒:“周县长,这个‘农光互补’的思路很新颖!
如果能有效解决光照影响的问题,确实能极大提升土地利用率。
我们农业局可以立刻组织技术力量,配合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地块筛选。”
旅游局局长胡玲也积极表态:“集中式光伏电站如果规划得当,也可以成为一道独特的科技景观,融入我们的旅游线路中,展现我们英林绿色、创新的新形象。”
招商局局长刘安摩拳擦掌:“好项目!
我马上组织团队,对接有实力、有经验的新能源企业,争取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展!”
会议室内讨论热烈,大家围绕着技术细节、政策支持、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各抒己见。
周惟清沉稳地主持着讨论,将复杂的议题逐一梳理清晰。
他深知,引入光伏项目,不仅是引进一个产业,更是转变展理念、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的关键一步,必须科学论证,稳妥推进。
姜南星作为特色产业展中心主任,也参与了会议。
她认真记录着各方意见,心中已经在思考如何将光伏产业与中心负责的现有项目,尤其是“阳光绿谷”
智慧农业体系进行更深度的融合,比如利用光伏电力为物联网设备供电,打造真正的“零碳智慧农业”
样板。
她偶尔抬头,与主位上的周惟清目光交汇,两人眼中是默契的认可与共同奋斗的坚定。
又是一个周六的上午,阳光明媚。
小林林已经十个多月了,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阶段。
他穿着可爱的连体爬服,在铺着软垫的客厅里,手脚并用地探索着他的“疆域”
,度飞快,王姐和张姐两人轮流看护,都显得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
姜南星刚陪儿子玩了一会儿“你丢我捡”
的游戏,有些气喘吁吁地坐在沙上休息。
这时,她的手机适时地响起了视频通话的提示音——是林知意。
姜南星脸上立刻绽开笑容,连忙接通:“知意!”
屏幕那端,出现了林知意明媚的笑脸。
背景不再是公司宿舍那种千篇一律的白墙,而是一个布置得温馨雅致的客厅,米色的沙,暖色的窗帘,墙上还挂着几幅抽象画。
“南星!
我的宝!
快让我看看我干儿子!”
林知意的声音带着雀跃。
姜南星将摄像头转向正在地上努力“越野”
的小林林:“喏,你的干儿子,正在家里开运动会呢!”
“哎呀!
林林!
想死干妈了!”
林知意隔着屏幕大声呼唤,“又长大了!
爬得真快!
看起来壮实了不少!”
小林林似乎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