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意轻轻抚摸着书脊和相框,她明白这份礼物的重量。
那本《国家地理》承载着他可能走过的山河,而那朵永开不败的牡丹,是对她上次精心拍摄牡丹的回应,更是他沉默却深沉的浪漫——用这种方式永远留存了下来。
这份用心,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打动她。
她立刻拿出手机,给周惟扬信息:「礼物收到了,是我收到过最特别、最珍贵的礼物。
谢谢你,惟扬。
书和花,我都非常非常喜欢。
」后面跟了一个紧紧拥抱的表情。
周惟扬很快回复,言简意赅:「你喜欢就好。
早点休息。
」
看着屏幕上的字,林知意抱着相框,心满意足地笑了。
第二天,林知意陪着周惟扬在英林县及周边悠闲地逛了逛。
没有特定的行程,只是随意地走走停停,尝尝当地小吃,在边散步,聊着彼此工作生活中的琐事。
大多数时候是林知意在说,周惟扬安静地听,偶尔给出简短却精准的回应,或者在她不注意的时候,细心地为她挡开拥挤的人流,递上刚买的水。
那种无声的体贴和守护,让林知意倍感安心。
傍晚时分,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林知意深吸一口气,对周惟扬说:“惟扬,晚上……陪我回家吃个饭吧?我爸妈想见见你。”
周惟扬脚步一顿,看向她,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而非意外,他点了点头,神色沉稳:“好。
应该的。”
他顿了顿,问道:“叔叔阿姨有什么喜好?我需要准备一下。”
林知意心里一暖,他果然想到了。
“我爸喜欢喝茶,尤其爱普洱。
我妈……喜欢真丝围巾,不过不用特别破费,你人去了他们就最高兴了。”
周惟扬记下,没有多言。
他让林知意稍等片刻,自己则去了附近一家信誉很好的老字号茶庄,精心挑选了一饼上好的陈年普洱。
又在一家高档百货,凭着自己的眼光,选了一条气质优雅、花色大方的苏绣真丝方巾。
整个过程果断而迅,彰显出他做事的效率和诚意。
当林知意带着周惟扬,提着礼物站在家门口时,她还能听到里面父母隐隐的对话声。
“老林,你说……知意不会是骗我们的吧?这都快吃饭了……”
“再看看,再看看。”
林知意无奈地看了周惟扬一眼,周惟扬回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敲门。
门开了,林母看到女儿身后那个身姿挺拔、面容刚毅俊朗、气质沉稳的年轻人时,愣住了。
“爸,妈,这就是周惟扬。”
林知意侧身让开,介绍道。
周惟扬上前一步,身姿笔挺如松,微微颔,态度不卑不亢,声音清晰沉稳:“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周惟扬。
冒昧来访,打扰了。”
说着,将准备好的礼物双手奉上,“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林父林母这才真正回过神来。
林母连忙接过礼物,连声道:“哎呀,人来就好了,还带什么东西!
快请进,快请进!”
林父也站起身,打量着周惟扬,眼神里的怀疑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这年轻人的气场,确实与众不同。
进屋落座后,林母忙着倒茶,林父则开始了“盘问”
。
“小周啊,听知意说,你是周县长的弟弟?”
“是的,叔叔,周县长是我堂哥。”
“在部队里?”
“是,目前在某部服役。”
“军官?”
“是,步兵团